今年9月,通山县南林桥镇新一届党委班子成员到岗后,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从五个方面入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和管理,促进了干部服务意识大增强、干部工作作风大转变、干部履职能力大提升,实现了“质”的飞跃。
干部率先垂范
每到年底,工作千头万绪,该镇结合县委的中心工作,列出了精准扶贫、因灾倒房恢复重建等35项重点工作,分别列出责任领导和镇村责任人,坚持党委成员负总责,靠前指挥、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层层传导工作责任,形成了全方位促进干部履职尽责的立体格局。
党委和党员引领,党建带创建。在今年11开始开展的“绿色引领、生态家园、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镇委书记焦汉雄、镇长陈东带头上街扫地,积极参加镇直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五劳动日”活动,旨在发挥党委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倡导动员全体居民参与创建活动。在村级建立“1+10”党员联系户制度,每个党员组长联系10名左右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实现以党建带创建,着力将南林桥打造成通山县域副城区和靓丽集镇。
党员全域充电
今年来,通山县南林桥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全面从严、全面过硬”总要求,筑牢信仰之魂、夯实执政之基、扛起担当之责、绷紧纪律之弦,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事业全面进步,为建成县域副城区、咸宁市工业强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深入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特邀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焦元农到南林桥镇开展了宣讲活动。为提升干部履职尽责能力,邀请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等部门业务骨干,在南林桥镇开展党建和精准扶贫等专题培训15场次,为机关党员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充电”。
今年8月份,通山县“主题党日+”活动观摩会在石垅村召开,全镇22个支部已同步连续开展13次 “主题党日+”活动,覆盖率达100%,引来省市13家媒体现场报道。
作风全新转变
今年9月,新一届党委班子到任后,南林桥镇建立健全了机关干部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整治会风和干部作风入手,除了坚持会议签到制度外,还实行了会前点名、会中现场问答,使与会者迅速融入会议,倒逼党员干部会前有准备,会后有记录,吃透会议精神。
11月7日,在党建督办会上,针对个别村委会党建台账不规范,各项工作拖后腿,镇党委书记会上直接问村干部“三会一课”是什么?给果答不上来,书记就让该村的干部站着听,值到他答出来为止。有一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镇党委书记突然对一个副局级镇干部提问“六事联动”是什么?结果答上了,他就满意的笑了。还有一次召开精准扶贫推进会,他又向驻村干部和村支书同时提问,贫困户收入帐怎么算?出列村“九有”是什么?同时让镇纪委统一记录在案,要求把所有提问和对答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依据。通过几次提问,全镇干部怕在会上“丢脸”,每次接到会议通知后,就做足功课,会上也是个个都集中听会,认真记录,再也没有出现过去开会只带一支笔一张纸的现象了。全镇干部作风实现了“质”的飞跃。
督办不留漏点
每天下午4点至5点,是各工作包保责任人在南林桥镇微信工作群里报告工作进度的时间,南林桥镇利用微信工作群,实行全天候倒逼督导,镇主要负责人会及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点评或提出要求,镇纪委办记录在案。除了利用微信群,实时跟踪督办外,该镇纪委组成工作专班,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农村督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巡査督办,同时还利用镇政府电子显示屏设立曝光台和“村村响”等广播平台,晒干部去向、晒工作进度,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对标调焦、赶超先进的“南林精神”。
问责不留情面
今年来,南林桥镇狠抓两个责任的落实,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同时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洁家风教育,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以问责倒逼作为,释放执纪趋严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该镇持续高压惩治腐败,纪检部门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尤其在“三个以后”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违法的,严查重处。先后组织55次“四风”问题督查整治,镇纪委办理或协助办理案件36起,立案30件,党纪政纪处分25人。调整村支部书记6名,在换届选举中还免去1名村党支部书记,责令1名村委会副主任、1名村委会委员辞职。
今年以来,11名党员先后被省市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5个党支部先后被市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南林桥镇党委还被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等单位联合授予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家园”先进集体,成为咸宁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