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会文 特约记者 程灿)从3月11日起,市科技局开展了科技创新调研活动,调研督办组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等,深入6个县(市、区)和咸宁高新区开展专题调研。
7天时间,调研督办组共深入33家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并帮助企业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居无忧通山服务站,市科技局局长方立清了解到该企业有建设科技孵化器的意向,立即指定相关人员对口专门指导服务。在咸宁高新区锦兴林业,调研督办组认为,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大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力度,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嘉鱼县三三重工,调研督办组还勉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专利创新创造,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咸安区华宁防腐,得知该企业有意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时,对其技术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详细介绍申报条件,帮助企业理清建设创新平台思路。
咸宁高新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中心,以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为重点,突出抓好光谷南科技城、咸宁职教新城等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通城县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领头羊”优势,2016年将有12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赤壁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另辟蹊径,紧密围绕互联网、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领域抓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平台建设。崇阳县以创建省级高新区为契机,争走创新发展之路。嘉鱼县创造性地提出“10+2”的思路,即每个重点培育的企业打包申报10个实用新型专利和2个发明专利,形成企业专利“保护群”。给调研督办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调研,今年全市预计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0家,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专利申请有可能突破2000件,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个,转化科技成果5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