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三禁三治”,咸安区正在行动。近段时间,就咸安区政府如何推行限鞭工作,记者进行了探访。
镜头一:见了就躲——真罚
3月31日,在咸安城区,区政府联合公安、城管、安监、消防、林业等部门上街明察暗访限鞭情况。
在永安大道137-16号,店主正在销售烟花鞭炮。“请把营业执照拿出来看看。”见执法人员上前搭话,店主毛某马上准备关店门。
“给你5天时间,清明后再来复查,如果还售烟花爆竹,全部没收。”在对限鞭政策进行宣讲后,执法人员要求店主立即整改。
“烟花爆竹的营业执照算是办不到了,真的该转行了。”毛某承诺,一定按要求办。
目前,咸安区可经营烟花爆竹的商家还有100余家。届时,到期一家关一家,不再审批营业执照。
镜头二:规范经营——点赞
当日下午,在南山桥洞边老公汽一家副食门店,店主程某见了禁鞭执法人员,热情地打招呼,并请工作人员进店检查。
“放心,年后你们上门来说后,我们就没有卖烟花爆竹了。”程某说。经过仔细检查,该店果真没一封鞭炮。
在杨下路20多家门店,店主也积极配合检查。
在长安社区,居民告诉记者,3月26日,刚结婚的罗先生没放一个鞭,还自嘲地说“环保又节约”。
镜头三:群众参与——给力
在长安大道中港娱乐城边,看到限鞭执法人员上门做经营户工作,70岁的余爹爹在一旁说:“限鞭是件好事,这样空气会好很多。”
在杨下青年E家社区,30多岁的居民胡剑说:“清明就买点鲜花回去祭祀,免得引发山火”。
群众限鞭意识提升,还得益于咸安区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各新闻媒体开辟宣传阵地,利用电信移动通讯发出限鞭信息10余万条;每天安排流动宣传车在大街小巷宣传限鞭政策;组织联合行动,对无证和到期经营户实行惩罚和劝诫。
“限鞭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咸安区政府限鞭办工作人员表示,将用3-5年时间,让群众从意识上扭转,从行动上遵守,彻底打赢限鞭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