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夏咸芳 通讯员汪姣慧 肖晓)家住温泉希望桥的刘女士,今年40岁,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她和丈夫商议,想再生一个孩子,然而,2个月过去了,刘女士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夫妻俩为此感到很心急。
事实上,像刘女士一样,目前有很多高龄妈妈加入了备孕的行列。这些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女性,在怀孕过程中,常常要面临受孕难、易流产、出生缺陷高发、妊娠并发症多、难产率增高等问题。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咸宁市中心医院 同济咸宁医院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黄丽琼。
现象:妇产科门诊量猛增
能否来院取下节育环?怀二胎前要怎样调理身体?高龄怀孕存在哪些风险?如何规避风险?黄丽琼称,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自己每天都会接诊不少高龄产妇。这些产妇年龄大都在35岁及以上,其生育能力与年龄是呈反比的。
她表示,女性一辈子的卵泡数量是有限的。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卵子的质量也在下降,受精卵出问题的概率也明显上升。35岁以后每月怀孕几率开始下降,到了40岁,卵巢内正常卵细胞数量大大减少,怀孕几率会急剧下降。超过45岁的妇女想要怀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卵巢上几乎所有的剩余卵子都是基因异常的。
生育:风险与优势并存
高龄妇女生育存在诸多风险:因卵泡质量下降,受孕后胚胎质量差,容易出现流产,胚胎停止发育。黄丽琼称,随着年龄增加,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增加。唐氏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染色体畸形。在35岁时,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为1/378,患所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为1/192;在40岁怀孕时,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为1/106,患所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为1/66;到了45岁,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为1/30,患所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为1/21。
她表示,目前,二胎怀孕的妇女有近一半的人是有剖宫产史的,医学上称其为瘢痕子宫。如果运气不好,宝宝的胎盘正好种植在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我们称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其在孕期可发生反反复复阴道出血,甚至大量出血,造成母儿贫血,胎儿生长受限,严重可能危及母儿生命。如果这些妈咪能顺利度过妊娠期,还得面临剖宫产手术大出血风险,严重的会切除子宫,个别的会导致孕产妇死亡。
尽管如此,高龄产妇孕育宝宝也有一定的优点:一方面她们身心较为成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同时,经济稳定,有科学的孕育计划,重视科学,有助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孕前:要进行健康体检
黄丽琼建议,高龄女性在妊娠前需要来医院进行优生优育遗传咨询,并做全面的健康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尤其第一次分娩伴有高危因素,如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甲亢、心衰等,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适合怀孕。
“孕前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营养,孕前3月开始补充叶酸每天400ug-800ug,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黄丽琼表示,高龄产妇孕20-25周应行超声系统畸形筛查,检查胎儿发育情况,可排除60-70%畸形。因高龄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高,建议安排无创DNA产前诊断或直接行羊膜腔穿刺术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此外,35岁以上超过6月,40岁以上超过3个月未妊娠者建议寻求生殖专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