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 星期
李城外:从作家到学者
胡武生

  2014年4月16日上午,武汉大学文学院二楼会议室里人声鼎沸、气氛热烈,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现场论证会在这里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作家协会等省内着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畅所欲言,会上,咸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城外以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的身份,被聘为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带头人。

  人们不禁要问:李城外何许人也?作为一名基层的专家、学者,何以受到知名学府武汉大学的青睐并叩开其学术大门的呢?

  (一)

  李城外,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通山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早在建国前就做过当地的小学校长,李城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爱上了知识,爱上了读书。初中时,李城外就开始对文学情有独钟,爱好文学,开始藏书。遗憾的是,李城外高考时因严重偏科而落榜,1982年因不再考数学,他以通山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北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5年如期毕业。

  李城外是倔强而执着的人,认准的事就会使出浑身的“解数”做起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崇拜钱钟书先生,甚至因迷上《围城》而将原名李成军改为李城外。1992年,他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探访自己的偶像钱钟书家,以“不破围城非好汉”的精神,终于感动了“守门”的杨绛先生,叩开了钱老的大门,虽未能如愿见到钱老,却得以与杨绛先生对话,目睹了一代翻译大家的风采。

  对文学的爱好,使得李城外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名字特别敏感,所以,1994年,当他在《咸宁市志》“大事记”上读到这样一段记载时,立刻被深深触动——

  1970年3月,文化部到咸宁向阳湖创建“五七”干校,一大批着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及其家属6000余人到该校劳动锻炼,1973年底,干校停办。1974年,干校全部人员(含家属)先后返京。

  这些着名作家即包括沈从文、冰心、冯雪峰、张光年、臧克家、郭小川、李季……,都是李城外从初中起就一次次阅读、在心里反复摩挲的名字。这普普通通几行字,一般人可能一眼而过,而李城外却无比地震撼:六千文化人汇集一地,这是怎样的风云聚会?他意识到,这段历史足以抒写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宏伟史诗!激动之余,他挥笔写下《向阳湖走笔》一文:“向阳湖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土地的富饶、风光的秀丽,更在于有一大批文学大师、艺术巨匠曾在这里劳作生息……如果我们朝花夕拾,让历史告诉未来,何愁全省、全国乃至海外没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咸宁、宣传咸宁、支持咸宁!”

  于是,李城外利用进京公差之余,先后拜访了老诗翁臧克家、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和原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等文艺界大家,受到热情接待与积极鼓励。在以后的时间里,李城外先后采访了500多位京城文化名人。他边采访边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有关向阳湖的名人专访、消息频频亮相于全国各地新闻媒体。从1995年开始,李城外在《咸宁日报》主持“向阳湖文化人采风”和“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栏目,并在咸宁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季刊《九头鸟》开辟“话说向阳湖——城外专访”专栏,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不久,李城外又应邀在《人民政协报》、《湖北文史资料》、《湖北档案》、《天津日报》、《武汉文史资料》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开辟专栏,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江汉论坛》、《中国文化报》、《中华儿女》、《文汇报》、《湖北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访周巍峙王昆夫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长达万余字的《人在向阳湖》在《新文学史料》头条刊发。短短几年时间,因为李城外的大力宣传,向阳湖迅速从咸宁走向了全国,走向了海外。

  1997年、2001年,李城外编着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上、下)和《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上、下)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回忆录和散文集。后者还被列为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书目,而李城外也因这两本书而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迈入了知名作家的行列。

  从1994年到2001年,李城外从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作家,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而由一个自由度较大的作家转型为一名有固定研究方向、且能被业内人士所认可的知名学者,李城外付出的努力却要多得多,经历的时间要长得多,经受的煎熬要苦得多。

  (二)

  1998年5月23日,湖北省委信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咸宁召开,会议邀请省委党校领导讲课,坐在台下的李城外暗想:今后如果上省委党校,也可能主动争取上课堂讲讲向阳湖文化。

  这在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想法和一时的冲动,而就李城外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在学术界的影响、所上讲台的层次来看,却是远远地超越了!

  为了避免向阳湖文化昙花一现,令向阳湖的影响持久而深入,2000年6月,李城外发起成立了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2009年6月,研究会升格为“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成为咸宁市唯一的省级学会。研究会成立后,创办了《向阳湖文化报》,建立“向阳湖文化”网站,为宣传和研究向阳湖文化提供了阵地。2009年6月,李城外又发起成立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一方面将向阳湖文化置于中国“五七”干校的大背景下来研究,一方面又将研究的视野由向阳湖扩展至全国“五七”干校。此外,李城外还发起成立向阳湖文化沙龙,邀请一批志同道合者就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各方面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沙龙自2013年5月成立至今,已开展了9次读书活动。

  2010年10月,李城外编着的“向阳湖文化丛书”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共7本,计有《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上、下)、《向阳湖诗草》、《向阳湖文化研究》、《城外的向阳湖》(上、下),达300余万字,这是我国第一套综合性反映干校生活经历的大型丛书。其中,《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并被日本着名汉学家秋野修二翻译成日文(上、下),在日本出版,同时制作电子版本发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2014年8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原署长宋木文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管理“文革”选题图书的回顾与进言》一文,重点推荐了“向阳湖文化丛书”,该文很快即被《新华文摘》2014年第23期转载。2015年9月30日,《中华读书报》邀请李城外和作家王耀平、庞旸畅谈“五七”干校,且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五七干校”研究:从文学到史学——“五七干校”出版物三人谈》一文。

  随着向阳湖文化品牌在国内外被打响,李城外的名字进入了高校,一些高校纷纷邀请李城外参加学术研讨会、讲学。

  1998年12月11日,李城外受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邀,给100多名中文系学生讲课。2004年3月17日,李城外被咸宁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并给文学院近200名学生做专题讲座。2006年11月7日,受湖南理工学院之邀,李城外给中文系100多名学生讲课。2011年12月11日,李城外应邀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文革史”学术研讨会,并为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做专题讲座。2012年9月26日,李城外被武汉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应邀给文学院30余名博士、硕士生做专题讲座。2013年8月3日,李城外登上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主讲《话说新增“国保”——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获得好评。

  2014年4月16日,武汉大学召开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现场论证会,李城外被聘为该中心副主任,被列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学术带头人,即本文开头的一幕,李城外的研究获得了国内着名高校的认可。

  除了高校,李城外的研究成果还被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认可并普受关注。

  2013年5月29日,李城外登上国家行政学院大讲堂,主讲《五七干校——共和国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该课程随即被选入湖北、安徽、山西等省干部在线学习课程。2014年10月31日,李城外应邀到湖北省委党校研究生院讲学,并受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4月9日,李城外应邀给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学员做专题讲座。2015年5月26日,李城外登上了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学术讲坛,应邀为硕士、博士们研究生做专题讲座。2015年6月5日,李城外应邀为北京市委党校部分博士后及研究生做专题讲座。2015年9月14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党校教育专刊“学者访谈”栏目以《为什么要重视“五七”干校研究》为题,请他介绍“五七”干校历史、研究价值、成果等。2015年10月,经过湖北省行政学院遴选推荐,《“五七”干校——共和国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入选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向全国行政学院系统开放学习。

  除了参加学术研讨会、讲学,李城外和他的团队还以课题的形式,全面而系统地开展向阳湖文化和“五七”干校研究。2013年,李城外主持的项目《向阳湖文化的挖掘及产业开发研究》成功申报为国家行政学院合作课题并顺利结项,依托课题撰写的论文《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挖掘及产业开发初探》被评为第六届荆楚文化学术论坛优秀论文。2014年,李城外主持的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向阳湖镇为例》、《弘扬荆楚文化,建设文明湖北》成功申报为全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课题并顺利结项。

  从2001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到2012年被武汉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其间长达11年,加上之前的7年,李城外用了近20年的干校研究实践追逐着学者之梦,尽管一路风雨兼程、充满着坎坷,但他毕竟实现了个人身份的华丽转身。

  (三)

  李城外只有电大中文专业专科学历,就学者身份而言,这是他的先天不足。但他最终能取得许多高学历者也无法取得的成绩,达到许多大学教授也无法企及的高度,靠的是什么呢?

  客观上,是李城外找到了一个好的选题,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向阳湖“五七”干校。

  确实,作为六千文化人汇聚之地和好几百位文化名人劳动之地,向阳湖文化本身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是一座学术“富矿”。向阳湖文化既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文化,又是一种对名人的纪念文化。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化史、吸取“文革”教训和教育后人有重要意义。正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所说:“这么多文化名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集中在一个地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少见。向阳湖文化是咸宁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向阳湖文化本身有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值得研究,能吸引当代及后代众多研究者的眼球,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价值会愈发显现。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一跃而成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城外付出的艰辛最多,可谓功莫大焉,随着他将视野由向阳湖扩大到全国“五七”干校,其研究将突破文化价值而更具有历史价值,不仅仅填补中国文化史的空白,还将填补中国历史的空白。

  主观上,李城外有着作为一名优秀学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坚持,勤奋,倔强,不服输,思维缜密,耐得住寂寞。

  有位名人说过,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句话说得太深刻了,而李城外却为之做了最好的注脚和诠释。自从发现了向阳湖,李城外便再也无法割舍。无论走到哪里,三句话没说完,他便会情不自禁说起向阳湖。每逢出差,除行李外,必拎有一大包有关向阳湖的资料,走到哪里发到哪里。人们更是给他冠以“向阳湖中一尾鱼”、“六〇〇一”、“文化李向阳”等雅号,真可谓“开谈不说向阳湖,走近此君亦惘然”。

  做文化研究,是苦活、累活,没有奉献精神,难有成效。为了研究和开发向阳湖文化,李城外放弃了更好的从政机遇和前往北京、省城发展机会,甘愿到政协文史委、宣传文化部门、党校等“清水衙门”工作。为了采访文化人,有时他一天要走访五六家,甚至于凌晨,他仍揣着录音机,身背照相机徘徊在寒风凛冽的北京街头;为了宣传向阳湖,他节衣缩食,无怨无悔;为了研究向阳湖,他夙兴夜寐,乐此不彼。

  李城外骨子里有一股傲气,二十多年来,他也曾遇到过挫折和阻碍,也曾遭到过冷眼、嘲弄和非议,但他从来就没有灰过心、打过退堂鼓,相反,每遇挫折,他往往置之一笑,继续走自己的向阳大道。别人认为不可能的的事情,他偏偏能够做到;别人认为会摔倒的地方,他反而走得稳稳当当。

  除了这些“软件”,李城外还有足以令绝大多数学者羡慕的“硬件”——藏书。他建起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城外中国五七干校资料收藏馆”,里面古今中外各类社科藏书汗牛充栋,尤其以向阳湖文化名人的着作、各地“五七”干校的研究资料为特色。做学问的前提是要有专业书籍,古代的藏书家往往是学术大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城外走的其实也是一条古今许多藏书家所走过的学术之路。

  有感于“文革”研究在国外的现实,李城外曾经颇为自负地说:“五七干校研究在中国,在湖北,在咸宁,这个专利权没有被外国人抢去!”而在他的内心深处,还埋藏着一个宏伟的目标:建立一门新兴的“向阳湖学”。大学兼职教授、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一名学者,李城外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这为他实现心中的梦想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实现“中国梦”,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它是靠无数脚踏实地的炎黄子孙编织的。李城外所走的从作家到学者之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2016年3月1日 星期

第13版:走读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