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歹说,三请四接,连哄带骗,总算把母亲接来城里过年。这是79岁的母亲第一次离开乡村老家到儿女们的城市过年。
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三,母亲依次到几个儿孙家里吃过四世同堂的年饭,每一家的年饭都接了一大家子人去,弄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吃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初二在小妹家吃饭最是特别——母亲和小妹的婆婆两位老寿星亲亲热热手牵手上席,那画面温馨又和谐。
大年初一这一天,鄂南的天空阳光灿烂,春意盎然,丝毫没有早春时节的料峭春寒。祖孙四代,你牵着我,我挽着你,一路欢笑去十六潭游园。路边的腊梅开得正盛,母亲爱花之心仍如小女孩一般。平素里邀她拍照,总是百般推脱,说这满脸褶子的老相丑都丑死了,还拍下来做么事!今天看到这暗香浮动的腊梅,竟然二话不说爽快地让我拍照,令我意外惊喜!
侄女梅儿带着儿子从杭州回来过年,也天天陪着奶奶。看到奶奶走路的姿势,梅儿由衷夸赞道:奶奶都快80岁了,走路咋还是一阵风呢!是呀,我也奇怪:母亲老的似乎只是容颜,身材还是像年轻时一样苗条不走形,走路的姿势更是一点儿也不像她的同龄人一样老态龙钟——步伐矫健着呢!
游园小憩时刻,我坐在母亲身边,一边跟她随意聊天,一边趁她不注意拍下她的各种神态。母亲说,好想在老家屋前种下一丛竹,那在村里可是个稀罕物。母亲还说,竹子主富贵,若是背时的人家,想种竹子也种不活呢。
其实,母亲是个不多言不多语的人,此刻,静静地坐在公园的竹林边,她在想什么呢?是在想今天大年初一谁会去家里给她拜年扑个空?还是估摸着,村里的腰鼓队今天是否跟往年一样,撑着采莲船到家家门前打腰鼓赚彩头?抑或猜测着,村里的大戏到底几时开锣呢?开锣之前必须回去,因为每年唱戏那几天,母亲必接姨父姨妈姑妈姑父几个超级戏迷来家里看戏小住,宾主尽欢,热闹得很。在城里过年看不到这些场面,多少有些遗憾。城市和乡村,春节的形式有太多的不同。一般人家,总是有得必有失,难以两者兼得。
今年春节天气真凑兴,每日里春风送暖晴空万里。祖孙四代,漫步淦河边,河水清澈得让人欣喜。梅儿问她妈妈:妈您看,这温泉河的水颜色跟九寨沟有什么不同喽?!咱们夏天还跑那么远去看九寨沟!我说:梅儿,你夏天只带你妈去看九寨沟,却不带你奶奶,你偏心哦!罚你现在带奶奶看温泉的九寨沟。梅儿嘻嘻一笑,挽起奶奶的手,同赏“九寨沟”……
和暖的猴年春节,走在母亲身边,一阵幸福的感觉油然涌上心头。有妈的春节才像过年啊!虽然跨过羊年即半百了,还是感觉,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只要有妈在,我就还可以当孩子,尽管有时候我也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妈,但我随时可以像孩子一样在妈面前撒撒娇,这种幸福的味道是无人能替的。
祖孙四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母亲的猴年春节,虽然没有守在故乡,首次在异乡度过,是不是也有些特别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