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
咸安区全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近年来,咸安区积极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有效地弥补了人才和人员的不足,较好地完成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并保证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合理性。咸安区的主要作法是:“三个全面”、“三个坚持”、“三个创新”,最终达到“三个提高”。

  ――“三个全面”即一是评价项目“全面”面向各中介机构;二是中介机构选择“全面”面向社会。通过优选,从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中选择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第三方机构;三是评价工作“全面”委托,从工作方案、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人员配备等全面交由中介机构来完成,财政部门人员只负责协调,以保证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三个坚持”即一是“坚持”领导带头推进。局党组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定期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及时解决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区财政局局长经常过问、分管局长具体负责,一把手多次与中介机构主要负责人约谈,提出评价要求,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监督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二是“坚持”科学性。中介机构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科学地制订绩效评价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做到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三是“坚持”择优委托,以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严格按照《咸安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开展工作,选定中介机构、下达通知书、签订委托协议,督促中介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三个创新”即一是“创新”工作方式。让中介机构独立自主地开展评价工作,同时行资股作为财政部门负责对绩效评价工作的业务部门,加强对中介机构业务指导和培训,确保工作质量;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是工作主体,同时评价的对象是各个部门使用的专项资金,在评价过程中,明确分工和职责、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三“创新”工作思路,由于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的新业务,引入第三方评价工作也属于开创性工作,中介机构和绩效评价单位以及行资股熟悉业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把握节奏,注重实效,扩大影响”的原则。咸安区选择了项目单一、资金量大、社会影响广的新农合医保、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农业生产全程社会以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水利工程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民生项目,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达到了“三个提高”即一是“提高”了社会群体对绩效评价的认识。以前提到绩效评价能知晓其内含的人了了无几,通过近两年绩效评价度点工作的开展,使被评价单位、项目参与者,项目受益者更多的群体都不同程度地了解了绩效评价工作;二是“提高”了绩效评价工作能力。受托中介机构通过实施绩效评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提高了执业技能,为全面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三是“提高”了项目运行质量。通过绩效评价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如在“新农合”基金绩效评价过程中,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新农合绩效评价工作,就对其新农合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进行了评价,反馈到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时地改进了工作。

  在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价的工作进程中,咸安区优选了三到五家中介机构,通过召开会议和单独沟通及侧面调查等方式,了解各中介机构的业务特点和能力,将各项业务有针对性地委托给适合的中介机构,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根据各中介机构业务特点及人员力量,将绩效评价的项目分解到各中介机构,并对中介机构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要求。要求受托中介机构在接受委托的前期,通过调研的方式写出书面工作方案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交财政部门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要求各项绩效评价工作都能科学地、有步骤地、有程序地、有效果地完成。

  受托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后积极与相关专业股室沟通,了解受托业务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如湖北普华立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接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绩效评价工作”后,主动进行调研,积极与农合办对接,收集资料,借鉴其他省份已有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向受益群众了解情况等,运用专业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交了一份十分专业的“咸安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绩效评方案”。方案中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完善,从受益人、医护人员、新农合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中,就能充分反映各层面对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及效益的评价结果,为后期实施绩效评价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殷伟 卞丽)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

第04版:非常视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