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
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10周年
一本没有发出的资格证书

  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历经十载,从“积极推进”到“稳妥发展”再到“深化完善”,基本形成了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为纪念为我市司法鉴定工作付出过辛勤劳动的司法鉴定人,本期特刊发《一本没有发出的资格证书》(原载《湖北司法》2009年第8期),以飨读者。

  每当看到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时,我常会想起那本没来得及发出的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此时,一种缺憾的情感油然而生——眼前立刻浮现那位倒在了司法鉴定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的刘老法医。

  认识刘老法医是在七年前初夏的一天。那时,随着国家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东风吹起,我市司法鉴定工作开始起步。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需对市法院法医门诊室(中心医院)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我冒着酷暑来到了法医门诊室,一位穿着白大褂的老法医接待了我。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后,他热情地递来一杯茶,我双手接过茶,仔细端详他,约莫古稀之年,头发已是斑白,但精神依然矍铄,眼睛笑眯眯弯曲成一条线,眉宇间透着慈祥、温和。面对眼前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我心情放松了许多,全没有了当初的怯生感。

  在交谈中了解到:他受法院聘请从事法医鉴定工作十几年了,经他手做的鉴定案件已有成千上万,但没有一份鉴定书是由他签名盖章发出的。由于至今还不具备鉴定人的身份,他感到苦恼。

  当谈到司法鉴定改革时,他脸上泛起几分红润,说话的语调也提高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几岁。他说,取消法院鉴定可以促进司法公平公正,对老百姓来说是件幸事;司法鉴定归口管理,理顺了关系,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名正言顺取得司法鉴定人的资格。这番话让我惊讶的同时对他顿生敬佩,虽说短短几句话,但他对司法鉴定改革理解好透彻呀,可以说是真知灼见。不愧为是从事多年的法医鉴定工作者!

  调查完后,我起身同刘老法医握手告辞激动地说“有收获,不虚此行”。他依然呵呵微笑着。

  走出法医室,望着灰蓝色的天空,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不多久,市中心医院向司法局申请设立法医司法鉴定所。申报材料报来后,我急忙地从一大摞材料中找到了刘老法医的信息资料,他叫刘文清,七十三岁,是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从部队军医转业到市中心医院的,1989年从副院长岗位退下后开始兼职法医,品行栏目记录着他“敬业、求实、原则”。看了他的简历后,我对他又增加了几分了解,同时更增加了几分敬意。拿着沉甸甸的材料,我想我们未来鉴定队伍多么需要有这样公正品质的鉴定人员啊!

  秋高气爽,省司法厅组织的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如期举行。考试头天晚上,我走进他住的宾馆房间,见他正在伏案学习,担心他累着了告诉他,“老同志,是开卷考试。”刘老法医抬起头摘下老花镜认真地说:“这次培训有好多新知识,机会难得,多学一点对日后鉴定会有好处。”

  考试这天,作为监考人员的我,十分惦记着刘老法医,于是径直来到老年组考场上。我一眼寻到了刘老法医那熟悉的背影,轻轻地走了过去,怕惊了他悄悄站在他身后,只见他埋头深思,不一会儿文思不断地从笔尖流入纸面,只听到沙沙作响,密密麻麻写满了答题。神态是那样地认真、自信。

  金秋十月,我市第一家法医鉴定所在热烈的庆贺声中挂牌。刘老法医精神焕发地站在人群中,看出来他心中特别高兴,我挤了过去,他问,“杨科长,我考试通过没有,鉴定资格证书何时能发下来?”原来他心中一直惦记着那本资格证,看来那本能证明从事司法鉴定的身份证书,在他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啊!“通过了,在办理中。”我告诉他。

  三个月后,司法鉴定人资格证书发下来了,我想到刘老法医一直盼着资格证书,于是事先没有告诉他,想给他一个惊喜。就匆匆地赶往市中心医院法医鉴定所。

  当我来到法医鉴定所时,发现刘老法医的坐位竟然是空的,二位法医都沉默不语,我很诧异,从他们凝重的表情中,我预感到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但我还是忍不住轻轻说了声,“资格证书发下来了。”才打破了寂静。其中有个女法医带着哽咽的声音说,“刘老法医前天在做鉴定时突发脑溢血去逝了。”

  “啪”的一声,几本资格证书从我手中掉下。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一星期前他还好好的,当时我来法医鉴定所,刘老法医他们正在讨论一个鉴定案子,他认为案子的伤情定级不当,坚持要再做检查,他的态度是那么的坚决,意见是那么鲜明,在鉴定真假面前,全没有了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后来证明的他判断是对的。

  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真不相信这是真的!

  我从地上检起了资格证书,发给了二位法医,剩下一本没有发出的是刘老法医的,我捧着用金黄色印着的资格证书,心中充满了悲伤,坐在刘老法医曾坐过的位置上,凝视着桌上还压在玻璃板下的准考证,我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 (本文作者:市司法局 杨剑)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

第03版:香城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