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 星期
妻子埋怨他把家当“旅馆”,女儿希望做他的学生陪他……
镇咸辉:青春奉献给学生
记者 郑璐

  镇咸辉,1974年出生,2006年7月入党,现任咸宁职院会计学院教学副院长、副教授。任职期间,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在他带领下,咸宁职院会计专业在各大教学大赛中摘金夺银,领跑全省高职院校。

  他,22岁踏上三尺讲台,从此便把教书育人融入灵魂,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十九载,桃李遍满天下,学术成果累累,但他仍手执粉笔头,一直奋战在教育最前线。他,就是咸宁职院会计学院教学副院长、副教授镇咸辉。

  一心为了学生1992年,稚气未脱的镇咸辉手里紧拽着父母攒了许久的100元钱,穿着父亲旧的衣服,背着母亲缝缝补补的布袋,独自一人踏入了中南民族学院。上大学后不久,他做家教来挣学费,教师梦也就此萌芽。1996年毕业后,他回到咸宁,考入原财税会计学校任教。

  从业19年来,镇咸辉始终坚守教师岗位,将他的青春与热诚,浇铸于三尺讲台。说起自己的学生,镇咸辉打开了话匣子,脸上溢满起笑容:“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要用热心、细心、爱心和耐心浇灌他们,让他们感受师爱、重塑自我。”

  在一次助理会计师培训中,学生曹琦因基础太差,毫无自信通过考试,镇老师知道后,不断给予鼓励和指导,课后单独给他“开小灶”补“短腿”。最后,曹琦一口气通过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的考试。曹琦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镇老师的帮助,他也许早已放弃,镇老师无私的爱让他终生难忘。

  学业优秀但家庭困难的金立群在同学报考助理会计师考试时,她无法拿出100多元报名费,准备放弃。镇咸辉知道后当场掏出钱为她报了名。去年,99届毕业生与02届毕业生从全国各地相约一起回母校看望镇咸辉。

  他用心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转化为三尺讲台上的谆谆教导、夜深人静时的业务钻研、清晨雨夜中的悉心辅导……同事们都说他是工作狂,妻子埋怨他把家当“旅馆”,女儿天真地说“爸爸,我要是你的学生就好了,那样你就可以天天陪我了。”

  高职教领域的“一面旗”

  2006年,镇咸辉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来,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内涵,展现出高尚的师德、师风。

  “板书时从不拿书照搬。”这是他的学生对他的一致印象。镇咸辉说,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每次上课前,收集资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一环扣一环,他从不懈怠,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广博的知识储备奠定了他独特的授课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喝彩。

  2007年,咸宁职院迎来“评估年”,在评估工作中,镇咸辉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挑灯夜战,与时间赛跑,饿了大家就吃盒饭,累了就把毯子带到办公室沙发上打个盹,加班到次日清晨是常有的事。超负荷的工作让他在评估结束后整整瘦了10斤,额前的密发也渐渐稀疏。

  “对于教育,我认为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镇咸辉说。为提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他潜心学习,吸收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他下企业顶岗,向企业专家虚心请教,主编过4部高职规划教材,主持过5项省、市级重点课题。

  “我无悔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道路上,履行一份职责,追求一种信念,是我全部的人生意义。”镇咸辉说完,拿起书本匆匆走向课堂。

2015年6月24日 星期

第03版:香城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