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 星期
编者按:在咸宁供电公司客户中心有一批长期从事计量工作的员工,他们立足本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畏艰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就是电力计量人的风采。
身边的计量人——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计量员工风采录

  采集运维班班长熊涛:

  以身作则排头兵

  熊涛常说:“作为党员,要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班长,要以身作则,事事带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7月,熊涛由计量资产班班长调任为采集运维班班长,负责全市90万电力客户的用电信息主站监控、技术支持和城区14万低压用户的集抄建设与运维工作。面对这个从未接触的陌生的新业务、新技术,他不仅没丝毫犹豫,而且向领导表示决心:领导信任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面对新业务、新技术,挑战可想而知。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全市采集数据应用率不足50%,指标排名全省倒数第三,大量高低压用户由于操作或者档案问题,造成了远程采回的电量数据没有应用于抄核收环节,公司花巨资建立起来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不到良好的应用。另外还有全市远采客户档案中有近五万条错误信息有待处理,其中客户服务中心有8000条,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加快工作进度,熊涛白天在现场做好调试工作,晚上回办公室和大家一起分析数据,每天休息时间不到六个小时。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采集运维班顺利完成了采集档案修正工作,并制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应用导则,指导相关班组做好数据的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全市远程自动化抄表核算率由48%提升到93%,位列全省第六,终于摘掉了采集数据应用率落后的帽子。

  按照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采集、全应用”的工作目标,作为咸宁城区集抄建设的班组,要在一年内完成分布在近千个台区数万低压客户的集抄建设工作,是熊涛遇到的第二道难题。熊涛通过分析系统接入情况和现场改造难度,科学合理的制定了由近到远、先易后难、建设和运维相结合的改造策略,并将每周改造任务落实到人,保证了城区集抄建设工作的快速推进。

  在集抄改造现场,面对客户对换表工作的不理解,熊涛耐心地向客户解释集抄建设的目和的意义,并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智能表使用的优点,打消了其顾虑和疑惑。

  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采集运维班在仅有三名工作负责人的情况下,客户服务中心就新增集抄台区313个,完成680个台区3.7万低压客户的采集接入工作,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由72%提高到98%,集抄建设施工周期由5天减少到1天,集抄建设工作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和客户投诉事件,为客户服务中心营销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虽说客户服务中心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指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抄表成功率和智能采集接入覆盖率始终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抄表员每月现场抄表的工作量还是很大,因抄表差错造成的客户投诉事件时有发生。面对咸宁城区1090个集抄台区13万低压采集客户,要在短时间内提升这两个指标是摆在熊涛面前的第三大困难。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城区低压客户采集指标,熊涛对抄表及接入情况较差的台区逐台进行分析,属于技术问题的他亲自与报装、抄表、班组协调解决,发扬钉子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熊涛硬是走遍了客户服务中心近千个台区、一万多只电能表,将低压客户采集成功率由95%提高到98%,智能表丛集接入率由85%提高到96%,公变台区采集接入平均时长由3天压缩到1天,每月减少近4000只电能表的抄表量。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熊涛非常注重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自费参加武汉大学研究生课学习,获得了武汉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他参加省公司组织的专家评选,被授予地市级专家称号。在今年省公司举办的第二届供电服务技能竞赛中,他从电能计量专业6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个人第六名,授予湖北省电力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作为一班之长的熊涛,一贯坚持带头吃苦耐劳,带头加班加点。班里员工介绍说,熊班长常常白天带领全班忙碌在施工现场,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一步一个脚印,晚上他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为第二天的工作提前部署和准备。今年七、八、九三个月,他冒着炎热每天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深夜。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不影响工作,把五岁的儿子托付给远在赤壁老家的父母照看,工作忙时,经常一个多月难与儿子见一面。有一段时间,他的工作特别忙,而恰在此时,母亲来电告之孩子发高烧住进了医院,他对父母说,我现在非常忙,离不开身,请老人家理解。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经常不停地呼喊:“爸爸、爸爸。”那情景,使周围的医护人员、病友们情不自禁地淌出了热泪。为了工作,熊涛深感愧对儿子,愧对父母,这就是熊涛,一个电力计量人真实感人的故事。

  装表班吴秋云:

  与病魔抗争的老计量人

  在咸宁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员工中传颂着一个与病魔抗争的老计量员工吴秋云的感人事迹。

  吴秋云长期从事装表接电工作。他三十年如一日,天天坚持出全勤、出满勤,没请过一次假,没缺过一次工。

  去年的一天,吴秋云与同事一道装表时,咳嗽不止,大家关切地说:“吴师傅,你经常咳嗽,而且咳得这么厉害,有些不正常,还是到大医院检查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过武汉同济医院检查,吴秋云被确诊为肺癌。

  晴天霹雳的结果,吴秋云却坦然面对。在同济医院为期四个月的治疗期间,他先后进行了肺部切除和6个疗程的化疗,其痛苦程度不言而喻。由于他积极配合治疗,手术非常顺利,效果十分明显。

  吴秋云住院期间,咸宁供电公司领导、客服中心领导以及同事纷纷来到医院看望,送来了关怀和温暖,令吴秋云感动不已。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吴秋云刚出院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上班了。

  吴秋云住院期间,他所承担的片区装表的工作任务班长将其分摊给了两个年轻的员工。当他向班长要求继续接管原来的工作任务时,班长说:“你刚出院,身体还没恢复,你的任务就是养好病。”吴秋云回答道:“我的病全好了,不用照顾我了。”班长又道:“你是快到退休年龄的人了,身体又有病,如果你要坚持上班,那就在家里做内勤方面的事。”吴秋云仍然不依:“我干装表几十年了,如果不让我干,反而觉得不习惯。”班长好说歹说也没能说服他,只好满足他继续工作的请求。

  吴秋云分管的片区在城乡结合部,工作时每天往返的路程遥远,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天气变化时,手术的刀口和肋骨隐隐作痛,他默默地忍受,不叫一声苦,不喊一身累。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就回想住院期间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什么苦呀累呀,全抛在脑后,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班长田忠特别介绍说:“吴秋云堪称供电服务的表率,多年来他所服务的客户没有发生一起投诉。”供电服务“零投诉”,对于电力员工来说,这是很难很难达到的,然而吴秋云做到了。

  计量检测班朱文波:

  “忠孝两全”的计量人生

  “朱文波,去哪?”

  “去咸安区大幕乡进行电表计量检测……”

  “朱文波,在哪?”

  “在通城县麦市镇一小水电站进行周期校验高压计量装置……”

  32岁的朱文波,是咸宁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计量检测班的一员,每天不是忙碌在操作检测计量的工作现场,就是在赶往计量检测现场的路上……

  2004年参加电力工作的朱文波,于2007年正式进入计量人的行列,并成为了外勤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安装和巡查电能计量装置,不是挺进大山深处,就是钻进高楼底层,热天里挥汗如雨,冬天里迎风斗雨,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热血激情上演着计量人的风雨人生。

  2009年10月下旬,为了确保第一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朱文波所在的班组承担着艰巨繁重的计量装置施工任务。三江、温泉谷、瑶池、叠水湾、太乙洞等五家温泉宾馆的高压计量包装工程迫在眉睫,必须在五日内完成,朱文波与同事们科学分工、同心协力,自觉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干。勘查,设计,施工……朱文波像上紧的发条一样,浑身是劲投入到工作中;单位,路上,工地……朱文波奔波往返在这几个固定地方,每天超负荷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家,只是在忙得满身是汗、浑身酸味后,回去换洗之地,俨然成了一个洗澡房。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文波与同事们5天的废寝忘食终于换来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其实,五天连续作业并不是朱文波最苦最累的时候。每年夏天的用电高峰期和冬天的雨雪导致电力故障高峰期,是计量人最为辛苦之时。有一年寒冬,朱文波与班长负责对通山小水电的高压计量装置进行周期校验和巡视时,由于安装点在大山沟里,车辆进不去,只能背负三四十公斤的仪器设备徒步穿越十几里的山路。在趟过一条小溪时,朱文波踩着石头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着,结果一不小心滑入了水中。情急之下,朱文波赶快将设备高高举起,而自己大半个身体浸泡在冰凉刺骨的水里……这就是计量人,这就是朱文波:省市的先进个人,安全生产优秀个人,工会积极分子,无数奖项都属于他。

  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在鄂南大地上,挥汗如雨奔波忙碌在抢修现场:饿了,塞两口干粮;渴了,灌几口冷水;伤了,贴个创可贴……每一个外勤计量人都明白,朱文波照样懂得:计量人的工作不分时间地点,计量人的上班不分白天黑夜,所以各种生活用品都备在箱包里,因为随时都要跑在路上。

  其实,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朱文波比其他计量人跑的地方还多一个,那就是母亲重病住院的医院里。2012年12月5日,朱文波的妈妈因高血压引起的脑动脉瘤破裂,处于瘫痪昏迷中,床前不能离开人。妻子是幼师,工作繁忙,女儿才一岁半,自己刚好被领导委以技术负责人的重任。分身乏术,怎么办?朱文波只能把一分钟掰成两半花。白天,他照样跑现场、整理数据、维护系统;晚上,他肩负着妈妈的守护工作。两小时翻一次身、三个小时喂一次流食、四个小时肢体按摩一次,每次按摩四五十分钟……通宵夜间,朱文波就在不停地忙碌着,丝毫没有歇息的时间。400多天,天天如此。有段时间老天似乎在跟朱文波较劲:岳父被汽车撞伤、女儿脚被烫伤,尽管如此,朱文波依然坚持在岗位上,去外勤上车就睡觉,下车到现场就工作,一整天零碎的休息时间不足4个小时。有时周末,单位领导想让他好好休息,结果朱文波自己打电话来要求加班,说周末妈妈有哥哥姐姐们照顾……最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朱文波瘦了23斤。

  尽管朱文波与家人倾心照顾母亲,依然没有挽回母亲的生命。母亲走了,带着子女们的“孝心”安详地走了,留下朱文波,这个平凡的计量人,用不平凡的“忠孝”之心诠释着最美的计量人的人生。

  采集运维班张进:

  从退伍兵到优秀计量人

  有一天,天下暴雨,挡住了两位新员工上班的路。他们正在为此着急时,张进开着自家爱车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眼前感动的情景,令两位新员工非常感动,情不自禁喊出“兵哥哥”,你真好!”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张进原本和家人准备外出旅游,可是出发的前一天,突然得知有两台集中器在当天烧坏了。当张进接到假期值班的抄表同事的电话后,当即考虑到这个月的抄表任务正好在长假期间必须完成,为了帮助同事排优解难完成设备故障修理和抄表任务,他毅然决定放弃外出旅游。他对妻子说,我有紧急任务,不能外出旅游,请理解。妻子知书达理,当即表示支持并立即退掉机票。在长假期间,张进一头扎进设备抢修和抄表工作中,有时忙得吃饭也顾不上。

  这是张进学雷锋助人为乐中的一件事。去年班里新进两位大学生员工,他不仅业务上帮助,经常对他们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现场调试时手把手地教,在生活更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2000年,退伍兵张进成了咸宁供电公司一名从事计量工作的员工,十四年来,退伍不褪色,在本职岗位上大放异彩。

  2008年,张进调入低压采集运维班,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迅速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计量人的角色转换。他虚心好学,不失时机地利用业余时间向同事、内行人请教。每逢厂家技术人员来单位时,他都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此外,他拜老师傅为师,细心观察学习师傅们的实践操作过程和要领,并不断进行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进勤奋学习,换来了丰硕之果,他写出的论文《提高集抄台区运程抄表成功率》荣获咸宁供电公司QC成果奖。

  计量检测班班长朱富勇:

  “书写精彩”的计量之路

  21年,对于历史长河,不长;21年,对于人生之旅,不短。

  39岁的电力人,不老;21年,一心扑在计量工作上,不易。

  这名年轻而又执着的计量人,就是咸宁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计量检测班班长,叫朱富勇。

  1993年,18岁的朱富勇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走进了计量人的行列,并开始一心一意地“计量”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计量,是一项专业而又复杂,繁琐而又精细的工作,需要一颗安静而又执着的心才能干得出色出彩。从初出茅庐到行业领头羊,朱富勇用勤奋好学与热爱执着将“计量”进行到底,并被委以重任,带领着9名职工,承担着全市2000多个专变用户的计量装置现场检测、安装及处缺的任务。

  身为班长的朱富勇,任务来了总是带头走在最前面。通城、通山、赤壁、嘉鱼、咸安……每个县市区有多少个专变用户的计量装置,每个装置中型号,他都了如指掌。无论严寒酷暑,翻过重重山,越过道道河,就为用心呵护着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保证将电送到千家万户中。积雪成了一路前行的“敌人”,风雨成了常常相会的“密友”,汗水成了日日相见的“伴侣”……尽管如此,朱富勇依然奋斗在抢修的第一线。

  有一年大年三十傍晚,朱富勇和家人正准备着晚上的年夜饭,突然电话铃声响了:“这里一处高压计量箱出现故障,继续抢修送电。”在朱富勇的工作字典中永远没有下班与休息的字眼,更没有“稍等”的概念!停电就是军情,停电就是冲锋号!朱富勇叫上一名同事,开车就向事故现场赶去。等到现场时,高压计量烧成了一堆废铁,所有可燃部分都化成灰烬。如果不赶快抢修,附近住户就要在黑暗中度过新年。朱富勇二话没说,立马与同伴行动起来。安装、接线、校表、核准……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朱富勇与同伴更换好计量箱、通电以后已是晚上。看着一户户居民在辉煌的灯光下团圆着,朱富勇觉得自己一切付出都是值得,因为这一路虽然寒冷无比,但心中却是无比温暖……

  计量检测班10个人,干着原本该14个人的事,所以每一个人的角色不再单一。作为班长的朱富勇不但自我加强学习,成为了一个多面手。在朱富勇家里的书架上,堆满各种书籍。为搞懂一个新型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他能蹲在设备旁一琢磨就是半天,不研究透彻,绝不离开设备。因此,对各种校验台、试验仪器、电量采集器等设备的调试与修复能力甚至超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每年市公司组织的技能比赛中,第一名总是属于朱富勇。且今年在全省竞赛中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他取得第三名好成绩

  朱富勇,不仅是个技术过硬的计量人,更是一个能力超强的负责人。作为班组领头人,朱富勇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样严格要求每一位职工。尽管外勤业务忙碌,但朱富勇要求全班人员每个星期挤出半天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并要求每位职工走上讲台,向同事讲解最为强项的业务知识。理论上相互学习,实践中相互交流,如今计量检测班的每一名职工都是一个多面手,每个人对计量检测各项业务都能完全独当一面。

  计量检测班副班长明东岳,所学专业与电力及计量毫无关系,就是一个“计量”门外汉。2010年走进计量人行列中,他便师从朱富勇。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严对严讲规矩……朱富勇毫无保留、倾尽所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巧与知识传授给明东岳。勤劳好学、刻苦钻研的明东岳也不负师傅精心栽培,学得一身的好技能。今年,两人组合参加省里专项技能大赛。因单位业务繁忙,尽管没能参加三个月的团队集中封闭训练,但两人依然凭着过硬的技术从16个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业务精、专业强、效率高……这就是朱富勇带领的计量检测班的真实描述。是的,一位胜任的班长、一个团结的班组,一种奋进的精神……朱富勇与计量检测班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去年9月底,专变用电采集全覆盖的任务交给了计量检测班。时间紧、任务重、覆盖面广,朱富勇带领全班人放弃国庆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对近2000台专变计量点的用电采集进行现场清理和数据维护。白天,在外勤现场维护计量采集终端,夜间,加班建档走系统流程……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计量检测班不仅圆满的完成任务,而且在全省的专变采集指标中名列前茅。

  胸怀梦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四处奔波;激情四射,发奋图强……朱富勇用热血和青春书写着精彩的计量之路,用生命和激情书写着绚丽的计量人生。

  ■本版文字:

  刘忠东 刘玉关 金俊

  ■本版图片:

  刘忠东 金俊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

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