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
舒海军:聚焦生活的亮点
■记者 杜培清
《税法进校园》
《城际铁路到咸宁》
《献爱心》

  在咸宁市第二届摄影艺术展上,舒海军的纪实组照《水上人家》以鲜明的鄂南水乡特色、内容形式相得益彰的构图和情感饱满的叙事节奏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赞同,从2000余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纪录类金奖,并得到了省摄影家协会领导的高度评价。日前记者对舒海军进行了专访,从他身上,我们或许能窥见咸宁摄影人对乡土的热爱,以及对摄影艺术的孜孜以求的精神。

  身边人和事,无处不故事

  在最熟悉的地方,有着你看不见的风景。

  今年三月份的一天,舒海军出差到嘉鱼,傍晚时分在快到县城边的鱼岳山江汊中,他看到枯水季节的长江江汊中停泊搁浅着许多渔船。这天的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习惯随身携带相机的舒海军于是到江汊中尽兴地拍了近一个小时的小船。

  “我那天拍摄的动机纯粹是从风光的角度出发的,感觉到蓝天夕阳下油菜花黄草色青,这些木制小渔船停泊于江汊港湾,渔民的各种渔具矗立于干涸的沙土之上,在夕阳的辉映下煞是美观。”舒海军说。

  在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舒海军碰到了两位渔民,于是主动上前去与他们聊家常。他们说起了现在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捕鱼业已经举步维艰。

  回家后,整理所拍的照片,一幅幅颇具意境的照片让人浮想联翩。回想渔民的谈话,舒海军没有了最初创作时的那种田园牧歌的喜悦,心中反而产生了许多质疑:一年中枯水季节加上休渔期有多长?在休渔期,这些停泊渔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

  舒海军决心把《水上人家》定为一个专题,深入进行拍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舒海军一有机会到嘉鱼,就利用早晚时段到江边采访并拍摄渔民的生存状况。

  和渔民交流越深,舒海军的拍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他深入到渔民村,拍摄留守的渔民生活;到船上人家体验生活,感受他们弄饭打水的艰辛。从三月份到八月份,舒海军一直在坚持跟踪拍摄水上人家的生活,前前后后一共拍摄了近千张照片。

  “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市场经济一定会取代农耕捕猎经济,现代化的捕捞业、养殖业也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捕捞业,水上人家即将消亡,这里的众多渔民也会有全新的生活。但不管以后见与不见,他们都存在于我们的纪录里,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快门按下了,《水上人家》作为已经过去的瞬间就‘死’了,但作为一种心灵和历史的存在,它却永远活着。”舒海军说。

  工作和生活,无处不摄影

  舒海军接触摄影的时间颇早,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接触相机,“那时候负责地直机关工作,每年开展文明礼貌月等活动,我都挎着海鸥版120胶片机跟着拍。不过,那个时候不懂什么叫摄影,贴切地说是在照像。”舒海军说。

  真正懂得摄影的意义并迷恋上摄影是在2008年。那年他买了一部专业的单反相机——佳能40D,并拜单位的同事张桂林为师学摄影。从最初的光圈与快门的组合,到构图的要领,再到现在的摄影思维养成,舒海军一步一步虚心学起。“我们单位有不少出色的摄影人,张桂林的技术,冯李林的思想,潘纪东的人像,徐汉阳的后期,都值得我学习。”

  舒海军还订阅了《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摄影报刊杂志,大量的阅读让他积累了摄影知识,提升了艺术修养思想。除此以外,他还做了四大本摄影剪报,里面剪贴着重要的摄影技术、摄影理论和出色的摄影作品。

  现在,舒海军把工作以外的时间基本上都给了摄影。平时一有闲暇,不是坐在电脑前整理片子做后期,就是约了摄友一起出去外拍。摄影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雅趣、充实,“快乐摄影,健康生活”已成了他的生活信条。

  除了在工作之余坚持梦想,舒海军还将摄影引进工作。他在国税部门供职多年,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很多的创作素材,基层国税人、税法进校园、国税扶贫献爱心等等都成了他的拍摄主题。这样的拍摄不仅宣传了国税工作,还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同和支持。摄影让他在工作和爱好之间的随时切换,工作效率上去了,摄影技术提高了,可谓一举多得。

  远方和故土,无处不风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咸宁养育了舒海军,也成为了他的精神家园。在舒海军看来,咸宁不乏丰富的摄影题材,拥有丰厚的摄影土壤。大到赤壁古战场、汀泗桥遗址等大题材,小到美景、民俗等话题,都值得拍摄。从拿相机伊始,舒海军就对咸宁不弃不离,他的视野一直盯住咸宁,他的镜头一直是对准咸宁父老乡亲和身边熟悉的人。

  “咸宁的摄影无论是技术水平、艺术水准还是思想观念与外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咸宁的图片宣传意识还不够强。建议旅游部门多参与、引导摄影师拍摄咸宁,宣传咸宁。把咸宁著名的景点做成规模,吸引更多的人来拍。要知道,东北的雪乡、江西婺源的村舍为了吸引更多的摄影人和旅游者前去,当地政府还采取发补贴或旅游公司与村民合伙入股经营,让村民在一早一晚升起炊烟,营造乡土气氛——最美的风景是人。像我们的汀泗桥,在对古建筑和古民居修旧如旧的同时,更要想办法让老街经营下去,而不是关门闭户,成了一条死寂的街。”

  舒海军说,“咸宁地处吴头楚尾,这里的灵山秀水给我灵感,这里独特的民风民俗让我魂牵梦萦。我要用镜头守望咸宁,尽最大努力把咸宁的美丽与变化用镜头告诉更多的人。”

  对话实录

  问:1、当得知自己获得金奖时,是怎样一种心情?

  舒海军(以下简称舒):当获得纪录类金奖的消息传来,我的心情比较平静。现在大家都在力争参加省展、国展,走出国门,我才刚刚起步。我自认为自己的摄影水平不是很高,这次获奖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作品可能在选材上和思想主题上取胜,也可以说是自己运气好吧。

  问:2、《水上人家》让你满意和遗憾的是什么?

  舒:《水上人家》的拍摄跨度和时间都相对较长,这让我在拍摄时有一种以往少有的从容和贴近。我拍渔民织补鱼网,生火,打水,煮饭……自己感觉每一个细节都拍得比较到位。但是遗憾的是市摄影展要求纪实类组片只交4张片子,从1000多幅照片中选4幅参加比赛,确实让我头疼了很久。纪实类组照在省展一组是6张,国展要求是8张,国外的要求是10幅,总觉得4幅太少,只能选那种画面效果比较唯美的,而不能选那种表达自己拍摄思想的片子,也不能很好地把那种悲壮和同情表达出来。很多人一看这组片子就说,这组片子好漂亮啊,以为是风光片,这偏离了我的初衷。这是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

  问:3、为什么对纪实摄影情有独钟?

  舒:我以前也拍风光,觉得拍出来画面很美。但是后来觉得风光片拍得再好,回头再看时整个画面都很平面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及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有故事性,思想性,耐看,让人回味。

  问:4、有人说,摄影就是一门“看”的艺术、“看”的哲学。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舒:摄影很难,因为摄影很容易。刚开始,我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我想到了什么,才看到了什么。现在,我不管拍什么都会去探讨事件背后的意义。

  问:5、著名摄影家袁冬平曾说过:“我拍完成了摄影家了,人家照样过着苦日子,这是个挺扯淡的事儿。”你认为纪实摄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舒:解纪实摄影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反映人的生存环境,另一个就是反映人的生活质量。摄影人就是要用自己的镜头和思维去审视一个事件、一个空间、一个时代,对事件、人物、社会进行思考和总结,用镜头讲述故事,用镜头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思想。

  纪实摄影也是最直观表达人生的方式,而且表述问题更有冲击力,效果更直观,更能打动人心。我们拍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不仅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能唤起社会的良知和慈善,还起到一种呼吁的力量。

  再者,纪实摄影对于摄影人自身的思想和修养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警醒和提升,那就是感恩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控制自己的欲望膨胀。

  我把自己的心情、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态度通过照片释放出来,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我也很享受把自己在摄影之中看到的、感悟到的与周围的人分享的过程。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

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