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网络刮起一股“苹果”风。继《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等神曲之后,国内艺人组合筷子兄弟的《小苹果》成为新一代“洗脑”神曲,MV中的伊甸园蛇舞被大家竞相模仿。从北京三里屯、山东德州到酒城泸州,从明星到草根,无数个版本的“小苹果”在网络涌现。
在如此多“苹果”的身影中,咸宁版“小苹果”MV一经面世迅速蹿红,在优酷网发布后,短短两天的时间,点击播放量便接近2.8万次。
咸宁“苹果”一炮打响 网友热议纷纷点赞
被网友冠以“酷”和“膜拜”等词汇的咸宁版“小苹果”里,亮点之一是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北科技学院、十六潭公园、桂花广场等标志性场景纷纷登场,勾起天南地北咸宁网友的温暖回忆。网友“秋心月半心白”在百度吧留言说:“好多地方都去过,挺有爱。”网友“Westminster_7”表示:“不错不错,多加一点咸宁标志性建筑元素就更棒了。”
该MV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亮点,便是其中涉及的十余个工作场景。在这些工作场景中,舞者们时而化身交警,时而穿上加油站工作服,时而出现在酒店厨房,都是生活中的常见职业。不仅接地气,还让本就欢快的MV变得充满喜感。网友酱油8858说:“看完了,顿时心情愉悦不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MV中出镜演员最小仅四岁,最大已有六旬高龄,很多都是现学现跳的“群众演员”。全城热舞的氛围,向观众充分展示出咸宁人的风采。网友“q8255910”看完MV留言:“很好,很不错,咸宁就是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把城市的欢悦气氛活跃起来。”
机缘巧合产生灵感 实施拍摄困难多多
咸宁版“小苹果”时长虽只6分钟,从构思、实施到最后剪辑完成,却让MV制作方“咸宁ST街舞”付出了近一个月的辛劳。说起该MV的诞生,还缘于一次偶然的灵感火花。
“咸宁ST街舞”舞蹈总监杨恒说,大概一个月前,《小苹果》刚火起来不久,有朋友推荐给他听。他听第一遍并没觉得有特别之处,但听完三遍之后便被“洗脑”了。“在这之前我就想拍一个以咸宁为背景,包含各个职业跳舞的视频,让更多的人热爱舞蹈。”杨恒说,《小苹果》出现的时机很好,通俗明快且大众化,于是他把拍摄咸宁版“小苹果”的想法和朋友们分享,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但是实施起来,杨恒和朋友们却遇到不少意外情况。比如竹林那个场景中,演员徐季跳舞时不小心磕到石头上,脚上受伤还流了血,咬着牙才坚持把那场拍完。还有加油站那场,因为天气热加上一直没跳齐,几个参演女生叫苦连天,大家顶着烈日反反复复拍了好久才完成。最尴尬的是有一次去商场取景,拍了一半被保安质问干嘛,最后不得已只能放弃这个场景。
老少参与全城热舞 传播欢乐收获感动
让舞蹈大众化,给更多人带去欢乐和轻松,是该MV拍摄的核心思想。在拍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杨恒和朋友们得到更多的是鼓励与支持。
在MV构思中,由于涉及到各个不同的行业,如何取得相应的制服,并借用场地进行拍摄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杨恒团队列出清单,一家家提前联系沟通。在咸安广本4S店,他们前去拍摄时,正好碰上该店领导召集员工开会。听说拍摄的事情后,该店领导十分理解,当场拍板借给他们专业制服和工作间,令他们十分感动。在加油站的那场,工作人员对他们也非常热情,在不影响营业的情况下,不但借给他们场地,还积极出镜参与了MV的录制。MV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吊塔舞”场景,这一部分也是由工地上开吊塔的工作人员跳的。
还有幼儿园小朋友、广场舞大妈等参与齐跳“苹果”舞,都给了杨恒团队莫大的信心。他说:“舞蹈不分年龄,只要心不老就能跳。事实证明,只要有机会,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虽然面对镜头有些害羞和不协调,却不妨碍他们喜欢跳舞的那份热情。”
活跃本地时尚舞台 传递快乐生活理念
其实“咸宁ST街舞”并不是第一次将咸宁元素融入舞蹈、推上网络。熟悉他们的人可能还记得,2012年12月,他们与湖科学生联手拍摄了“湖科版江南Style”,其中的温泉、湖科场景引起众多网友和历届湖科学子热议,优酷网点播量达到1.1万次。
从2010年至今,杨恒和朋友们在优酷网共发布咸宁街舞视频近300条,总点播量超过44万次。想让街舞在咸宁像广场舞一样蓬勃发展,活跃咸宁的时尚文化,是一直支撑着他们的动力。
杨恒说,现代社会忙碌的工作给每个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他和朋友们做这些事,就是想让舞蹈融入到大家紧张的工作中,让大家能在学习工作之余有一种快乐的解压方式。所以这一次的咸宁版“小苹果”和之前“湖科版江南Style”相比,在场景、参演人员上更加贴近生活,从大众跳起,跳大众舞。
“这次的视频发布后,短时间内引起巨大反响,让更多的人知道咸宁有个群体一直在为梦想而跳舞。从这个角度说,我想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杨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