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近期,生姜价格一路攀升,部分地区姜价直追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受去年生姜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影响,生姜总产量减少,价格短期内难以回落。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波动,还需政府部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完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供求相适。
姜价高过肉价
“本来姜是佐料,现在比主菜价格都贵,有点本末倒置了。”济南市民邱洋告诉记者,他周日去菜市场买鱼炖汤,顺便买了点生姜除腥。让他没想到的是,鲫鱼才15元/公斤,生姜却卖到了18元/公斤,比鱼还贵。他调侃说:“一比较就觉得喝鱼汤太不上档次了,喝姜汤才高端大气。”
记者4月1日在济南银座超市玉函店见到,济南本地产的生姜售价为19元/公斤,正好与这家超市出售的后肘肉价格一样;而产地为莱芜和德州的生姜价格则达到了30元/公斤,远远贵过猪肉。
在济南市市中区舜玉小区菜市场,做了十多年蔬菜生意的摊主闫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的生姜已经和2010年“姜你军”首次横空出世时价格相当,甚至有赶超的势头。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姜批发均价去年3月29日为4.67元/月28日已经上涨至11.22元/公斤。一年之间,生姜批发价已经上涨了1.5倍。
而部分蔬菜批发商则感觉,生姜价格涨幅比监测结果更大。济南金乡山阳贸易公司总经理孟凡波介绍,目前生姜的批发价已经涨到每公斤15元左右,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还多。
种植面积减少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生姜价格暴涨,主要源于种植面积下滑。同时,部分主产区去年夏天受涝,也导致生姜减产、价格上涨。
有数据显示,在生姜主产区山东省莱芜市2011年生姜种植面积为10万亩,2013年减少到约5.9万亩;安丘市生姜种植面积也从2011年的21万亩减少至2013年的16万亩。
在种植面积缩减的同时,受气候影响,生姜单产也比往年有所下滑。2013年生姜生长期山东省遭受了“前旱后涝”的天气,主产区莱芜、安丘、昌邑等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生姜产量下降明显。
寿光蔬菜指数中心分析师王瑕说,每年这个时候生姜都会出现“青黄不接”,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生姜都是去年姜农储存的。新姜上市之前,生姜供应量只会越来越少,因此姜价在一段时间内还可能继续保持上行趋势。
需加强信息对接
近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部分小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蒜你狠”、“姜你军”、“向前葱”等现象不断出现,引发整个行业“涨一年跌三年”,市民和农民都跟着遭殃。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要摆脱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还需建立涵盖品种、种植面积、产量等内容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并及时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体向农户发布,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实现市场需求与农产品供给量的动态平衡。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的“毒生姜”事件对本轮生姜价格暴涨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在出现质量安全事件时加强信息发布,避免消费者以偏概全造成“误打误伤”。因此,政府部门和媒体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时,应将“问题农产品”的产地、流通渠道、影响范围、处理情况等相关信息及时发布,引导市场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