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一大批成果凸显
告别了夏日骄阳,意犹未尽。带着对夏日的恋恋不舍,又走入了秋收的季节。
市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银行存款猛增,重大建设相继开工……
收入增加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14245元,同比增加1241元、增长9.55%;咸宁农民人均实现现金收入6018元,同比增加712元、增长13.42%。
我市宏观经济的发展、就业政策的放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项社会福利的不断完善,让老百姓的荷包更暖了。
消费升级
随着收入的增加,咸宁人的消费观正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持银行卡消费,消费方式逐渐升级,老百姓花钱也更有底气。
201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银联POS机共刷卡交易5万笔,交易金额达7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其中,餐饮、日常民生消费为重点消费支出,而商场、品牌金饰店、家电卖场等场所消费,持储蓄卡、信用卡消费成为不少人的主要支付方式。
金融卡进入“芯”时代
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2013年元旦开始,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都开始发行金融ic卡,我市也全面推广。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市金融机构共发行各类金融ic卡34.4万张。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加载了银行卡功能的社保卡发行超百万张。
金融IC卡开始在公交、旅游、出租车、社保等多领域应用。
存款猛增
2013年的第一季度,全市储蓄存款就迎来了“开门红”。至2013年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32.8亿元,比年初增加 88.9亿元,同比多增33.4亿元,同比增长23.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全省17个市州区排名第二。其中,2013年1月份单月新增存款41.4亿元,创我市单月各项存款新增额的历史新高;全市占全市三分之一的金融机构存款过百亿。
重大建设插上“金翅膀”
在全市各金融机构大力“揽储”的同时,把重大项目投入期作为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期,“出拳重”、“出手快”,选好项目,坚定不移地扩大融资,发挥金融在重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园区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春耕备耕生产均获得了大量的贷款支持,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2013年上半年,全市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817个,400多个规模以上的项目已经开始开工建设,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4%。其中,咸通高速已完成投资4.09亿元,预计年底通车;武深高速嘉鱼至通城段完成投资1.04亿元;咸宁南玻一期、三环方向机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
冬藏:来年谋划
回味着收获沉甸甸果实的喜悦,迎来了冬天。年末蓄力、长远谋划,预示着开始又一个不断轮回的四季时光。
蓄力年末
岁末,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在积蓄资金。老百姓们关心年末的红利,企业希望资金加速回笼,银行则展开揽储大战。
由于中国人传统的储蓄习惯,一到年末,不少人将手中一年的结余存往银行。银行为了完成年度任务,吸纳更多的资金,纷纷加大了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期限多在1-3个月,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预期的年化收益率主要在5%-6%之间,以此吸引资金。和前三个季度相比,年末银行推出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普增高。不过与上一年此时相比,预期的年化收益率有所降低。
谋划长远
随着打造岳九咸“小三角”战略的逐步推进,三地之间的多项交流合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2年,岳九咸三地人行中支也签署了《岳九咸“小三角”金融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咸岳九三市旅游局协商达成《咸岳九区域旅游深度合作框架协议 》,深入推进咸岳九“小三角”旅游区域开放合作,培育区域开放高地,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实现政策互惠、资源互享、产品互推、客源互送、线路互联、品牌共建、合作共赢。
三地旅游局将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共同推进区域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率先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专业服务等,全方位拓展合作领域。并通过共建旅游信息互通平台,加强人才交流,合力拓展客源市场,联合开展旅游品牌创建等实现三地旅游资源共赢。目前,岳阳、九江、安庆、咸宁四市签订《咸宁共识》,“咸岳九”旅游圈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