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济南市运署街上,有一条人行道的宽度仅有20厘米,勉强能供一个人侧身通过,被附近居民戏称为“史上最窄人行道”。附近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很多次。济南市历下区市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对于市民建议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他们也会积极向上级反映请示。
(9月15日《贵州都市报》)
市民不是体操运动员,让他们在这“平衡木”式的人行道上行走,实在是勉为其难。特别是,市民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
“史上最窄人行道”的出现,暴露出了城市管理者民生观念的错位,分不清主次,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上,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车道抢占了人行道。要知道,城市发展交通,建设和规范车道和人行道,方便人和车辆便利出行,是为了城市的文明和美好。然而,城市再文明再美好,也是市民的城市,是大家的城市,是给予大家生活方便的城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行道太窄,影响了市民正常出行,那么这个城市是为谁而美丽,为谁而方便?所以,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让“史上最窄人行道”去损害公众利益。
希望济南市迅速拿出整改方案,在行人优先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车道和人行道,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化、安全化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