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为生活所迫,他走上了漫画之路。一次偶然,他与中国漫画大师华君武结缘。他是屠夫,干着别人觉得世俗血腥的行业,但他爱艺术,爱生活,左手拿刀,右手拿笔。他,是有着永不褪色的理想的邹小鹏……
偶然·机遇:
为生计所迫,走上漫画路
今年55岁的邹小鹏,跟33年前相比,没变的是他的农民身份,改变了的,是他的业余爱好——画画。
“让我这样一个农民有画画的爱好,的确是件太难的事。”邹小鹏说笑着说。1980年,他在生产队里做工,因为干不了重活,一天下来只能赚七八毛钱,这让他很是为生计着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县城看见有人摆摊替人画肖像,一张价格就达到十元。看到这个,邹小鹏开始萌发了画画的心。
然而,作画需要投资,哪有钱去购买相关画具呢?邹小鹏省吃俭用,终于在一个夏天凑够了一小笔钱。他顶着烈日从横石步行3个多小时,来到了通山县城。画什么好呢?邹小鹏心想:国画、水粉画的画材相当“烧钱”,而漫画的投入可谓最小。带着这样的动机,他买回了画漫画所需的碳晶笔。
“早上出发,下午回来,带的钱仅够买画笔,所以只好饿肚子。回来的路上实在是饿得不行,就在路边的瓜棚里摘了几根黄瓜吃。”忆起往日的艰辛,邹小鹏反倒十分平静,脸上始终挂着纯朴的笑容。
买画具的钱都是勉强凑齐,更别提拜师学艺了。对邹小鹏来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着照片画画,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摸索。这样一画就是7年,其间,他刷过油漆、卖过鱼、杀过猪、卖过肉,尽管生活十分窘迫 ,却始终没有放弃画画。在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漫画成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伴他度过了无数难关。1985年,他的画作成功登上市展,他对自己的漫画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结缘·升华:结缘华君武,得大师指点
虽然画技有所进展,但邹小鹏毕竟早年辍学,又未经过专业学习,画画还是遇到了瓶颈。这时,他偶然结识了中国漫画大师——华君武,从此开启了画途的新航程。
谈起华君武,可谓无人不知。而当时只是底层农民的邹小鹏,又怎会结识这样一位中国漫画界的泰斗人物呢?事情还得从1987年说起。当年,邹小鹏在家乡的文化站偶然看到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上面刊登的华君武漫画让他眼前一亮,很快沉浸到那种俏皮、辛辣的氛围中。而且,报刊角落还有“来稿刊登后有稿酬”的说明。邹小鹏决定投稿一试,看自己有没有画画的天赋。
就这样,他画了四张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漫画,寄往人民日报社,转呈华君武。没想到,信件到达北京后的第四天,邹小鹏就意外地收到了华君武的亲笔来信。满满的四张材料纸上写满了鼓励的话语:“现在,全国的农民画家很少,希望你能坚持,可以从临摹开始。同时,别忘了注重文化学习,让作品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尽管时隔26年,但每每回忆起华君武的来信,邹小鹏总能脱口说出大师对他的教诲。
第二年,邹小鹏听说自己的一个朋友要去北京办事,便央求一起去。当朋友问起他此行的目的,他说了句“大胆”的话:“去华君武家,见见他。”在朋友看来,邹小鹏那就是在做梦。想着大师对自己的指导与关爱,邹小鹏坚决同去。按照来信所留地址,他真的找到了漫画大师华君武家。“华老师非常亲切,赶紧把我迎进门,喊我‘小邹’。”谈起进京往事,邹小鹏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此后,邹小鹏一直保持与华君武的交往,并时时向他请教。作为漫画泰斗的华君武也十分慷慨,不仅在后来两次寄信给邹小鹏,还赠其一幅亲笔所作的漫画。
转型·重生:探索毛笔技法,写人生华章
经过大师的指导,邹小鹏的劲头更足了。1989年,他携作品参加全市计划生育漫画赛,获得三等奖。“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大奖,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次莫大的鼓舞。”也正是因为此次获奖,邹小鹏开始思索他的艺术之路:像自己这样用钢笔作画,比自己水平高的大有人在,要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必须要改用表现力更强的毛笔来作画。
“我只读过小学五年级,之前从未接触过毛笔,刚改用毛笔那会,真是觉得它就像一匹烈马,十分难以驾驭。”邹小鹏介绍,用毛笔作画,线条的粗细和墨色的浓淡都很难把握,“转型”对于自己来说,无疑是道考题。为此,他苦练基本功,比以前更加努力。
艺术无处不在,而生活就是最大的艺术。作为一个屠夫,邹小鹏的肉案上除了猪肉外,还总会摆个速写本。“我喜欢观察生活,抓住那些瞬间的灵感。”
有一次,一个光膀子的木匠在肉摊对面做活计,看到一个小孩从自己摊前经过。木匠童性大发,对着小孩敬了个礼,惹得周围的人一片哄笑。这一幕恰巧也被邹小鹏看到,他丢下称了一半的肉,抓起一边的笔和纸,忘情地画起来。几分钟他画毕后,大家都围上前来观看,纷纷称赞画作传神。待他回过神来,秤上的肉早已不见踪影。因为摆摊时画画,他的肉几次被人提走。
谈话间,邹小鹏抓起一支毛笔,现场为记者作起画来。漫画虽然夸张,但不失特色,将人物的特点表现得十分贴切。作画尾声,只见他用毛笔蘸着红颜料,开始画起印章来。当记者问起原因时,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憨笑道:“家里总共就两支毛笔,刻章要钱啊,舍不得呵。”
据邹小鹏透露,他将于9月赴浙江参加全国漫画肖像展。目前,为画出满意的作品,他还在作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