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
凤凰:边城里的风华旧梦
■陈思佳
篷船
吊脚楼

  世人对于凤凰最初的印象,是缘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然而促使我魂牵梦萦,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远赴湘西边陲的,却是凤凰的那句旅游宣言:“为了你,我已等候千年。”

  到了凤凰,放下行囊,我轻轻地呢喃一句:千年后的我,来了……

  走进古城,映入眼帘的是光滑洁净的窄窄的青石板路、散发着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以及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城内,古代城楼林立、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流淌。一路闲逛,商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走走停停,之前的兴奋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淡然的心情。在行走中经过的小巷,可以是清晨、是黄昏、是夜晚、是任何时候……它于你而言,是新鲜的,是神秘的,是好奇的,是诱惑的……你只需放慢脚步去感受,以及,倾听。

  古老的沱江在城墙下缓缓地流淌着,她是凤凰的根,凤凰的魂,凤凰的精髓之所在。此刻,我忽然顿悟了为何《边城》的文字那样的纯净而悠远,因为那就是这座小城特有的气息,更是凤凰特有的气质。《边城》中的人和事,在我的眼前晃动……我想起了那句经典名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谁也无法知道,沱江上留下过多少个这样年轻的身影,又有多少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像这绵绵不断的沱江水,恬静却让人回味悠长。因为爱,因为江边无数的翠翠,因为质朴而又勤劳的凤凰人,为这个古城增添了些许神秘而浪漫的色彩,让这个古城始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江面上,一只只竹排与篷船悠悠地划动往来着,偶尔会有满载着游客的小船驶向江心,小船经过岸边会激起一阵阵浪花,洒下一串串欢笑。站在游船码头,远远地望向倒映在水中的北门城楼,恍如海市蜃楼,木桥、跳岩、游船……一切的一切、虚虚实实、似梦似幻,任谁还分得清楚……

  江边,一栋栋用无数根原木撑起的吊脚楼沿着河岸一字排开,似乎成了沱江天然的守护者,不言不语,不离不弃,一任时光如流水般悠悠离去。在沈先生的笔下,这里是年轻人的爱巢,未出阁的姑娘每天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着情郎的歌声。

  沿着沱江江边的城墙,一路行走。空气中隐隐约约透出淡淡的清香,若有若无,却直入人心。江边的洗衣棒槌声屡屡入耳,仿佛置身于梦境中才会出现的画面,恍若隔世。漫步在沱江北岸的小巷,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座小镇的古朴。斑驳的青石板路延伸向远处,不知这其中尘封了多少历史。

  幕色中的凤凰,四处弥漫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让人忘了置身何处,今夕何夕。夜色渐浓,沱江上渐渐升腾起一层雾气,两岸的灯火渐渐燃起,小街两旁点着烛光的银饰摊越来越多,红红的灯笼也齐齐地亮了起来,倒影在水中,扑朔迷离,虚实难分。远处小巷的点点灯光,就像历史老人的眼神,凄迷而遥远。从酒吧中偶尔会传来激情高昂的音乐声,不同风格,不同格调。而江面上,那一盏盏被寄予了希望和祝福的河灯,默默地流向远方……

  凤凰,它是用每一面老墙、每一块青石板以及每一座青山、每一弯流水、每一艘小船,还有一些人物命运构成的一座让人魂牵梦萦的边城……凤凰于更多的人来说更像是一个过去的故事,一个满载魅力与哀愁的故事,她在历经了数百年风吹雨打后,在岁月的沉淀打磨中渐渐有了灵性。

  凤凰是朦胧的,是充满诗意的。我带着对美丽的凤凰的美好回忆,仿佛穿越时空一般,一下从一个古老而宁静的过去回到了繁华的现实生活当中。或许,浮躁的心是体会不了真实的凤凰古城,也许只有一颗宁静的心沉浸在其中,才能触摸到凤凰那古老而神秘的灵魂。

  

2013年5月4日 星期

第28版:封底 上一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