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
中国电影“偷票房”式“潜规则”

  日前,网友再次曝光四川某影院出现“偷票房”案例,“我来看《毒战》,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给我的是《厨子戏子痞子》这个算不算偷票房?”这当然算“偷票房”!

  早前的《唐山大地震》、《大笑江湖》、《武侠》等片,均被偷过。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影市每年因为偷票房而造成的票房损失,高达七八十亿!中国电影市场2010年总票房才刚刚过百亿啊。

  针对这种长期以来“撬社会主义墙角”的恶习,一些行之有效的监察、监管手段陆续出现,比如联合监察公司。但这颗影市毒瘤真能靠一家公司的监察根除?看起来似乎不难解决的问题,为何能残害影市这么多年?腾讯娱乐记者独家对话票房监察公司高层及多位行业人士,和你好好说说“偷票房”背后的道道儿。

  一般这么偷:

  给你废票、错票、手写票

  什么叫“偷票房”?顾名思义,就是把某部片子的票房所得“偷”走,转移到其它影片或者影院自己荷包里。用更直观的数字来举例,某部影片可能实际上在影院卖出了100万的票,但被偷、漏、挪、瞒等后,它最终拿到的票房可能只有80万,另外20万,或者成了竞争对手的票房,或者落入影院或者工作人员自己腰包。

  要么用废票 要么手写一张票

  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例,就是典型的利用废票偷票房。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所得,是按照系统出票记录录入,而这种“偷票房”的操作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已经作废的电影票当作入场凭证。这样操作的话,系统就不用再出新票,一张废票可以多次利用,每利用一次,就是偷一次票房。而手写票就更好理解了,随便在一张空白的票上写几笔,就捞到了这张电影票钱。

  张冠李戴:

  看A片给你B片的票

  废票之外,另一种偷票房的方法更为普及——张冠李戴。此法会通过出票,但一般是把A片的票打成B片名,错位进场。此法的获益方并不再只是影院,也包括影片的发行方。

  坑的就是人多 团体包场不出票

  现在各大公司碰到节假日都喜欢搞福利,包场看电影就是福利之一种。对影院来说,这又是一个偷票房的好机会。此法的操作模式很简单,就是不走票。影院会统一好人数,集体发放相应数量的入场标识,然后这一整场的票房就凭空蒸发了,成为影院不公开的收入。

  瞅准团购热潮 捆绑套餐销售

  鉴于现在各种促销优惠活动比较多,影迷也乐意去团购网站购买促销影票,于是捆绑套餐销售的活动就逐渐流行起来。此法的操作模式,就是把影票的价格摊进套餐里的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去,赚取差价。由于此法又能合理偷票房又能促进影院的饮料和爆米花消费,因此深得影院方面的喜爱。

  胆大包天:

  直接用两套系统出票

  在偷法四普及流行之前,用两套系统出票这个偷票房方法曾经流行一时。这个方法其实风险挺大,操作也简单,就是记账一个系统,报账一个系统。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暴露操作方愿意为利益铤而走险的方法。

  发行方和影院相互勾结影院经理年捞百万 “偷票房”的方法这么五花八门,可想而知,这背后的黑手有多猖獗。他们铤而走险的目的很简单,一个“钱”字。而这只巨大的黑手,由发行方、影院方和影院个人三方构成。

  提高分成比例 勾结影院偷票房

  别看国内影市现在红红火火,但从上映影片的比例来看,还是赚钱的少赔钱的多。影片发行方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不少发行方都会走走“偷票房”的歪门邪道,来进一步提升影片的票房成绩。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通过私下提高影院的分成比例来利诱对方。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票房分成有相定比例,刨除税收和其它开销后,假设片方和影院就剩下的票房分成比是6:4,片方跟影院私下谈判,将这个比例提高,影院就会帮忙偷票房,以此增加自己的收入。

  比如,某影院和A、B两片的分成比均是4:6:两片在该影院拿下1000万票房,影院每部影片可以分到400万。但如果A片通过协商,偷偷将比例提高到5:5,那影院便会将B片票房偷来给A片,因为A片票房越高,影院的收入就越高。另一边,影院还依旧跟B片按4:6分账,何乐不为?影院盈利,A片也偷到了更多票房。

  除了直接捞钱还能拿放映奖金

  影院方因为自身原因偷票房,就更好理解了。那些没计入系统的票款,全成了影院自身的福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江苏某影院,开业当年上报的票房收入是60万元,此后无论中国影市票房如何翻番,该影院每年的收入始终“稳定地”维持在60万元,“即便是个瞎子,都明白其中发生了什么”。

  除了因为自身利益偷票房,影院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拿奖金。电影局每年都会评选国产影片优秀放映单位,一旦获奖,将会获得效益不错的优惠政策。因此,即便没有直接收入,许多影院也会把进口片和引进片票房偷到国产片名下。

  还是这位知情人表示,“偷票房”的现象在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尤其猖獗。因为现有的监管体制根本覆盖不到二三级城市,所以“有些二三级城市的影院,在拿到拷贝和影片密钥后,就在上映日期前放片,这几天的收入,全进了影院自己的口袋”。

  影院工作人员:

  经理年“偷”百万

  既然“偷票房”是影院秘而不宣的“潜规则”,那么有的影院工作人员自然也不会放过捞钱的大好机会。某浸淫院线发行多年的工作人员接受专访时表示:“如果你是个‘上道’或者说有野心的影院经理,每年靠‘偷票房’捞上百万根本不是问题。”这个数字说实话有点儿惊人,再问他影院经理这么胆大不心虚吗?该工作人员的答案有点儿让人泄气,“这行大多数人都这么干,怕什么?”

  除影院经理这样的高层之外,售票员这样的影院基层工作人员也可以从中捞一笔金。比如影院定期发行的优惠券或者其它礼券,他们可以通过倒卖赚取差价,“也许每张票他就赚5块钱,但一个月下来,很可能赚得钱比他的工资还多”。

  防“偷票房”:

  人肉监察+重罚

  “偷票房”的猖獗,自然早就引起片方的重视和不满,相应的监察和防盗措施也应运而生。早年,片方多是靠人肉监察员监场、防盗,这种方法完全依靠人力,战线长、价格贵,一不小心,监察员还会被“小偷”收买。

  抓到“小偷”怎么处置:

  翻倍罚款+让它无片可放

  那“偷票房”被抓现行怎么处罚呢?杨敏表示,较之1.0的人肉监察时代,现在的处罚条例已经注明在发行合同里,可以按条例来走。

  偷人头、也就是瞒报人数的话,第一次按照偷掉的人头数进行十倍的处罚。第二次再被抓,就是整场处罚。第三次处罚,就是在第二次的标准上再乘以三倍、相当于三十倍的处罚。

  如果影院被抓后坚持不补交罚款,那么监察公司背后的五家发行公司将在该影院停放旗下影片,这相当于该影院85%的票房都停掉了,几乎可以说是无片可放。相对于1.0时代的单片停映,这次的五家联手,打击力度大了,辐射范围也更广,对影院的威慑作用也大大加强。(据腾讯网)

2013年5月4日 星期

第26版:奇彩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