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火车票站票按全价出售,早就引起消费者不满。2008年,就有人提议,要求站票实行“站价”。当时铁道部回应表示,站票实行“站价”,将使更多人挤向铁路,造成列车更严重的超员,危及行车安全。现在看来,铁道部的这一说法有些牵强,站票实行“站价”,并不等于要无限量提供。
火车票站票是否应该半价,或者说,站票是否应该实行“站价”?
从乘客的角度来看,站票“站价”是符合市场经济公平交易原则的。正如网友指出的,“站票、座票应当与软卧、硬卧一样,按照服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收费”。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又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有交通运输专家指出,“站票仅作为临时补救措施,并没有纳入正式的铁路票制中。”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站票不是正规的常用票,它仅是列车在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乘客需求而临时采用的补救措施。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理解下去,则似乎可以推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站票不仅不能半价,甚至还可以涨价。因为专家的潜台词是,站票是供不应求的产物,而当需求大于供给时,通常会发生涨价。
铁道部因“政企不分”已被诟病多年,目前各种迹象显示,铁道部的特殊体制将逐渐成为历史,未来的方向是,客运、货运等业务实现市场化。但就我国现实需求而言,无论是否实现市场化,铁路运输都不能完全改变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公共产品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居民必需品,其定价依据是,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社会承受能力。因此,铁路部门可以拒绝降价,但至少应该摆出员工工资成本、设施损耗、燃料费等等,让大家明了不降价的理由。
此外,随着京沪、京广高铁的开通,快捷、方便的高铁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出行首选。对于高铁是否推出站票,除了价格是否公平以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站票是低速铁路时代的副产品,而现在已进入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时代,铁路部门继续将其纳入产品清单中,这是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3年的春运已经拉开帷幕,春运期间的客流量非比寻常。尽管此前铁路部门表示,高铁的快速和安全性并不矛盾,其高速背后有先进的技术作为背书。但在各种意外发生时,高铁上的“站票”乘客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铁路部门应该给出更令人放心的论证。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