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公示,湖北有50所学校入选,咸宁市实验小学院榜上有名!
咸宁市实验小学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也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科技体育试点校、中国校园媒体建设百佳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被教育部授予第一批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居全省前列,被誉为“鄂南一把金钥匙”。
近年来,学校在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其中2022年取得省级奖项29人次,市级奖项22人次。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科学安排学生作业时间。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开展多样化特色实践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倡议参与艺术修养、亲子阅读、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加强考试管理,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采取综合素养检测,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2023年春季学期实施学校晚托社团活动,推行“周三无作业日”。
关爱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积极营造健康教学环境,为全校师生提供健康饮食;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宣传活动;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设有“心语信箱”“心理健康小屋”,建立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不断完善健康保障,加强校医队伍及医务室建设,认真做好校园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积极组织健康体检和计划免疫接种等工作;学校将自救互救技能列入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在教师中全面普及急救知识;在学生中全面开展自救互救及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将学生视力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建立了视力健康管理校长工作室,成立了视力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咸宁市实验小学保护学生视力健康十条措施》并纳入班级评优评先;做好校园近视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GB/T 3976-2014标准,落实科学调整桌椅;建设明亮教室,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围绕学生健康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普及眼保健知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设立学生“视保员”,组织集中培训,强化近视防控自我管理,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建立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严格落实学期视力监测全覆盖。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扎实开展“两操两活动”即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组织好两个大课间活动;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运动会、“金钥匙杯”篮球、足球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2019-2021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少儿田径比赛团体冠军,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团体比赛名列前茅。
开展“三个校园”创建
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在业务和政治中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加强自我约束,规范从教行为。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以《中小学生学生守则》和《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情趣健康,礼貌待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文化校园”创建活动。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持续加 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学校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为学生发展、教师进步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安全 教育,结合“安全教育课”“安全教育月”活动、“119消防日”以及节假日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严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