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成长,既要靠个人努力,也要靠组织培养。只有深刻认识到专业训练的重要意义,明白缺哪块知识和本领,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充电,更好地提高自己。
明确“缺什么”。年轻干部要认真查找自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明确需要补的地方。近年来,针对年轻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中央组织开展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专题培训。中央组织部委托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举办财税改革、生态环保、城乡规划等专题研究班;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举办金融、商贸、党建等多期专题研修班,着力提高干部专业素养和能力。
明确“怎样补”。年轻干部要紧紧依靠组织,采取符合本人实际的能力提升路径,合理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坚持脱产学习、在职学习和平时自学相结合,使个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进一步贴近岗位需求,及时跟上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党在这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延安时期,既有高等干部学校,也有中等干部学校和各种短期训练班,甚至中小学也担负着培养干部的任务;有培养党政干部、军事干部、财经干部、科技干部、艺术干部、医护干部的学校;有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式、延大(延安大学)式、党群式和专门学院式干部学校培训模式;等等。同时,延安时期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日学习两小时的制度,并保持其持久性与经常性。
坚持“一直学”。年轻干部要始终坚持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在自觉学习、深入学习上下功夫。要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学不学都一样,不影响工作”、“只要干好就行,学习没什么大用”等错误思想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一般学”向“深入学”转变,真正养成孜孜以求、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
年轻干部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补课”,将专业培训当作提高自己的过程,把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要做到终身“补课”,专业培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持续跟进学,一刻不停努力。(绵阳科技城新区 岳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