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学兵队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1937年11月至1938年2月在山西省临汾县帽儿刘村(今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军政干部学校。
1937年11月4日晚,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彭雪枫等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太原撤离到临汾,迅速招收青年学生,经过短期训练,派到急需干部的地方发挥作用。
周恩来11月11日到达临汾,11月13日致电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报告要在临汾开办500人的学兵队,由刘少奇、杨尚昆、彭雪枫等人负责。
11月14日刘少奇、杨尚昆率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移驻临汾刘村,立即创办八路军学兵队,任命何以祥任大队长,陈克寒任政治干事、党总支书记,谢忠良任副大队长兼区队长,贺炎籓、方中铎、金石刚、李伯钊任区队长,将八路军学兵队大队部设在刘村秦家大院。
八路军学兵队招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青年学生,他们由中共党组织或党员推荐;八路军办事处介绍;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派遣;也有自发报名的。东北各省、山西、山东、河北、河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学生居多数。
八路军学兵大队部辖5个区队,一区队的学员是大学生和高中生;五区队的学员是女生;其他3个区队的学员是初中生。
八路军学兵队开设的政治课程有抗战时局与方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战统一战线、游击战争的政治工作、马列主义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近代革命史等。军事课程有队列训练、射击投弹、军事地形、侦察警戒、攻防演习、游击战术、防空防毒等。
担任八路军学兵队的教官有:刘少奇(化名何教官)、杨尚昆、朱瑞、彭雪枫、张震、周辉、何以祥、陈克寒、谢忠良、贺炎籓、方中铎、李伯钊、金石刚、王众音、赵守攻、周巍峙等。
1937年12月15日,经周恩来安排,美国军事观察员埃文思·福代斯·卡尔逊到八路军学兵队考察,采访了彭雪枫,收集了第二周课程表,观看了学兵队内务秩序、教学活动、晚间生活,参加了早操训练,
12月下旬,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来到刘村,彭雪枫安排他们学习文件。贺绿汀在八路军学兵队旁听了彭雪枫讲解的《游击战术》,创作了《游击队歌》,周巍峙陪同他到八路军学兵队教唱。
1937年年底,西北战地服务团、八路军第120师相继来到刘村。
1938年元旦期间,西北战地服务团、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八路军学兵队和第120师在刘村联合举办元旦晚会,为部队和村民连演3天,贺龙、肖克、丁玲在演出前发表讲话。
元旦过后,贺龙、肖克率第120师离开刘村,从八路军学兵队选调了40名学员。不久,八路军第115师686团政委杨勇也选调了20名学员。
1938年1月26日,八路军学兵队长途行军60里,到洪洞县白石村八路军随营学校参观,朱德总司令为学员作报告,介绍了抗战局势,动员大家到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
1938年2月,八路军学兵队在刘村火神庙举行毕业典礼。杨尚昆在讲话中指出:“学兵队同志是干部!干部是要到各个阵地去领导别人的。我们要与群众发生密切关系,我们要成为火车头,车头后面要挂上几十节车厢……”,“我们今天并没有毕业,我们今天是小毕业,打退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得到解放,我们才算是毕业了……”。毕业典礼结束后,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一队为学兵队表演节目,演唱了《游击队歌》。
2月13日,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奉命撤销,彭雪枫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兼新四军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张震、方中铎带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部分人员和40名学员到河南竹沟,创办新四军教导队。
2月19日,陈克寒、谢忠良带领80名学员赴汉口新四军军部报到。之后,董汝琴带数十名学员前往129师;何以祥带10名学员上吕梁山打游击。
中共中央北方局将其他学员分配到八路军、新四军、山西新军、北方地区各地党的组织和隐蔽战线。
2月26日,杨尚昆、王众音、赵守攻带领八路军办事处其余人员和24名学员撤离刘村,部分学员随杨尚昆辗转到达延安。
2月28日,临汾沦陷。
(王建新撰稿202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