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 李杰

  初夏时节,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生机盎然。光伏板下,620亩稻虾田迎来收获季,赤壁市玉炎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国焱一边捕捞小龙虾,一边算起增收账:“小龙虾亩产100公斤,水稻亩产450公斤,‘板上发电+板下种养’模式让一亩地顶两亩用!”

  作为国企注资的三产融合标杆项目,该示范区以“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为引领,创新推行“日曜产业园模式”:由华润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智能温室等基础设施,再以每亩280元(比周边区域低40%-50%)的租金返租给经营主体,同步提供农技专家定期指导、水质监测等服务。

  黄国焱感慨地说:“过去承包非光伏土地每亩租金500至600元,现在成本直接减半,而且每月都有专家来教养殖技术,比自己摸索省心多了!”

  示范区资深农艺经理郭立海解析该模式内核:“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采用日曜产业园模式,由我们来投资建设农业设施,再租给专业的农业运营单位,发挥他们的专业性,同时降低农业运营成本。我们从内部帮忙消化农产品,同时和运营商一起开发市场,这样就能保证从生产到后续的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模式。”目前,示范区农光互补、稻虾连作、设施果蔬等一大批农业现代化项目如火如荼进行中。

  除本地合作社选择在示范区发展水产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外,这一优势平台同样也吸引着外地客商来此投资兴业,浙江清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源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秦源在示范区种植的蓝莓、黄瓜、水果番茄等一系列产品销售可观。

  国企筑巢凤来栖。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自然和人文环境发展升级,切实打造农民富裕与绿色发展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