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趣味多
本报记者 陈希子

  五月的风,携着希望与活力,也吹来了夏日研学活动的气息。

  在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有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研学营地——咸宁市萝卜公社研学营地,以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劳动教育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5月17日,在萝卜公社的科普馆里,一群家长带着小朋友们前来观展。场馆内不仅展览有憨态可掬的萝卜拟人场景塑像,和关于各种萝卜的外观和营养功效,还布置有不少和萝卜有关的益智小游戏,让父母和孩子们在亲子玩闹中欢乐涨知识。

  “带孩子来这里,真是选对了!”在萝卜科普馆,游客王志称赞道:“像知识课堂一样,互动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同时也让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更浓厚了。”

  此处依山傍水,山、水、林、田、谷皆有,共有32个研学课程模块,包含土地丈量、翻耕播种、稻田插秧、农具认知等农事课,榫卯体验、布贴画、中式插花等非遗文化课,自然笔记、生态调查等生态课,充分融合咸宁特色。

  通过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游客们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竞争意识。此外,营地还围绕萝卜IP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萝卜玩偶、萝卜书签、萝卜笔等。

  5月12日,赤壁市赵李桥镇中心学校四、五、七年级的师生们踏入户外,开启了一场以“看山乡巨变 观农村新貌”为主题的实景化研学之旅。

  活动当天,师生们来到乡村公园,走进农博馆。在这里,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哇,真有趣!”同学们通过一件件展品、一段段讲解,直观地了解到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进步,感受到科技为农业注入的强大活力。从智慧农田到生态种植,从新型农具到农产品深加工,每一处细节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也让大家对乡村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除了参观学习,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更是让大家乐在其中。在无土栽培课程中,同学们目睹了科技与农业融合的神奇,了解到植物生长不依赖土壤的科学原理,对未来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想象。

  编制中国结时,大家全神贯注,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红绳编织成寓意美好的中国结,传承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五谷分类活动中,孩子们仔细辨认不同种类的谷物,在实践中增长了对农作物的认识;极速飞盘、神龙部落等游戏,则让大家在奔跑、欢笑中释放活力。

  “研学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学以致用的新起点。”同学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回忆,满载而归。这场“实景化”研学之旅,既是一次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成长之课。研学中,同学们感受乡村魅力、汲取知识养分,心中悄然种下热爱乡村、渴望知识的种子。

  5月20日,来自澳门濠江中学的458名师生一行乘坐三国文化旅游季专列抵达咸宁北站,开启“游三国赤壁 忆北伐岁月”主题研学活动。

  在出站口,热情洋溢的民俗锣鼓演出向澳门学子传递咸宁热情。首日行程以红色教育为主线,师生们参观了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生动的讲解,深入了解并以庄重的仪式向北伐战争历史致敬……

  近年来,我市陆续开发了一系列特色研学活动,展现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体验。越来越多的研学旅游基地蓬勃发展,打造各类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项目,也为我市研学旅游产业创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