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太乙洞
本报记者 陈希子

  在咸安的石乌山中,隐藏着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太乙洞。相传,这是一处太乙真人为治理水患、造福百姓而掘凿的神奇之地,至今已有360万年的历史。21日,带着对神秘的向往,我踏入了这片充满传说的土地。

  初入洞口,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洞内凉气袭人,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

  随着脚步的深入,灯光渐渐亮起,洞内的景象也逐渐清晰起来。高高的洞顶上,钟乳石倒悬而下,形态各异,有的像倒挂的冰凌,有的似盛开的莲花,还有的宛如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灯光映照下,这些钟乳石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太乙洞分布有奇石景点48个,是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的杰作。置身其间,可谓顾盼左右皆奇趣,俯仰之间尽美景。丹青妙笔难描绘,鬼斧神工费雕琢。洞中形态各异、无人工雕琢之痕的自然景点,看起来种类繁多、神秘莫测。

  其实,地质学家们仅仅只用一个“水”字就解释了溶洞和洞中的造型现象,回答了成因。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水滴石穿,不因其力大,而因其常滴”,这正好说明了水能以柔克刚的道理。洞中有长约6米的石剑,直径6米的石钟,洞中岩石有的如坐洲观潮的鹦鹉,有的像佑人平安的土地公婆,也有石景如沉睡未醒的神牛,都是经过地下水的长期溶解和洪水的切割、冲刷而形成。有架石鼓用手击之,余音缭绕,经久不绝。石鼓的形成,又怎不是水的功劳呢?

  洞内大小景点100余处,有太乙真像、鹦鹉观潮、一剑钟情、苏武牧羊、天赐神鼓、锦秀长城、卧龙池、观音座莲、镇妖塔等主要景点40余处。其中高山流水、天然石瀑等四处景点系溶洞之最,还有可容纳万人的大厅。

  洞内还有一条潺潺的小河,暗流在石缝中穿梭,发出清脆的声响。偶尔,一滴水从洞顶落下,溅起一朵小小的水花,打破了这份宁静。沿着小河前行,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走出太乙洞,阳光洒在身上,让人感到格外温暖。洞口右边的桂花园里,桂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回首望去,那神秘的洞口仿佛是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而我刚刚经历的,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

  太乙洞的奇石不仅诉说着自然与时间的神奇力量,也使游客们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想象。同一块巨石,在不同人眼中,或许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象。行走在洞中,体会这从开阔到曲折,从明朗到黑暗的奇妙旅程,古老的呼唤仿佛穿越了万年时光,近在游人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