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可以高铁同行了!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对此,养宠人士纷纷点赞,也有部分旅客表达担忧。
近年来,猫狗等宠物的托运问题引发不少讨论。不难发现,宠物该不该上高铁的争论中,核心在于宠物在高铁上怎么办。只要确保不妨碍其他旅客,不影响正常运力,不留下后续问题,很多旅客意见并不大。新推出的宠物托运服务采用专用装备,实行隔离运输,宠物全程存放于有降噪、除味等功能的宠物运输箱,并放置在列车高铁快运柜内,可有效防止宠物飞毛、气味、叫声对列车内部环境的影响,且明确47类烈性犬及含有烈性犬血统的杂交犬不予承运。同时,明确工作人员全程不开箱,确保车内环境良好和宠物安全,并视情况给宠物适当添加饮用水。这些举措既消除了普通旅客的担忧,也让托运宠物的旅客感到安心,可以说兼顾了多方利益,力求实现“人宠”双向友好。
需要提醒的是,宠物上高铁不仅是车厢内的事情,还涉及进出站、涉宠纠纷的处置规则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怕狗怕猫等人士来说,人宠隔离不仅须在运输中实施,进出火车站都得考虑。此外,“铲屎官”可能对“毛孩子”的运输条件有更高要求,如何确保宠物在运输中安全、卫生和舒适,也需要铁路部门重点关注。此外,节假日等高铁运力紧张时期,是全力保障人员运输,还是宠物也有必要占用紧缺的运输资源?宠物上高铁之后,铁路部门仍然需要听取各方意见,找到最大公约数,进而改进托运方案。
高铁车厢承载无数旅客的出行期待,旅客的需求又千差万别,有争议在所难免。铁路部门只有不断尝试和调整,找到各方利益拉扯的平衡点,才能让“人宠”双向友好的列车一路畅通。 (原载《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