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吴玛利报道:3月20日,通城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秀水花园小区施工现场,挖掘机有序进行开挖沟槽,施工人员逐段将老化管道更换为新管道,并为每栋楼加装分区闸门。
自2023年获批“湖北省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省级试点城市示范县”以来,通城县投资1.6亿元,以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为核心,通过管网改造与智慧升级双轨并进,全力破解供水漏损难题。
在通城县智慧水务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映射出全县供水管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系统以GIS管网全覆盖和物联网水表铺设为基础,已接入42546户居民用水数据,覆盖率达50%。通过DMA分区计量与大数据分析,异常用水预警响应时间从7天压缩至1天。”通城县智慧水务指挥中心负责人王清说。
通城城发水务集团报装营销部部长易磊表示,未来该县将进一步深化“监测-分析-治理”一体化平台应用,构建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体系。到今年年底,全县130公里焕新管网、1043个分区计量点将串联成网,漏损率有望从12%降至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