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亚平
“热汤白雪”火爆吸金
“泡着热气腾腾的温泉迎新春,真是其乐融融。”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举家从武汉来咸宁过年的李军民,一边在三江泡着温泉,一边高兴地计划着接下来几天的安排,初二全家去九宫山玩高山滑雪,初三看隐水洞,初四去赤壁羊楼洞古街逛逛……随着咸安龙潭里、嘉鱼恋江湖不夜城、际华冰雪·香城滑雪馆、际华园水晶谷、嘉鱼阿拉丁欢乐城等一批县(市、区)重点旅游项目开门迎客,为我市培育旅游新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以温泉冬季养生和高山滑雪等为品牌的度假休闲,成为吸引外地归乡人士前来消费的热点。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举办“品三国茶香、享冰雪温泉”五洲游客游咸宁活动,吸引近70名国内外游客沉浸式体验咸宁之美;沐泉滑雪、乡村年味、高铁畅玩、阖家惠游4条春节假期精品旅游线路,为游客来咸过年提供了精准的线路引导;第十二届咸宁温泉文化旅游节纪念邮票,全面展示香城泉都·康养咸宁的形象和魅力。
前有项目推进,后有服务提档。春节期间,碧桂园凤凰温泉景区、三特浪口温泉旅游度假区等15家景区景点开展新春温泉音乐会、迎春纳福、游园灯会等“年味”活动;际华冰雪·香城滑雪馆举办“冰雪狂欢季·龙腾蛇舞闹新春”活动;九宫山“九宫雪乡潮玩迎新春”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来咸旅居的游客。
据统计,今年春节,我市共接待游客347.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75亿元,同比实现双增长趋势。我市三江森林温泉、温泉谷、碧桂园温泉、三湖温泉、浪口温泉、龙佑温泉等重点温泉景区日接待量节节攀升,嘉鱼恋江湖·船歌岛景区(嘉鱼不夜城)、九宫山、隐水洞接待游客都超过15000人次,赤壁古战场接待游客37000人次。
文化活动精彩惠民
今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全面展示我市非遗保护成果,营造浓厚的新春佳节氛围,1月22日,通山县在政府广场举行“文旅嘉年华 非遗过大年”主题活动,政府广场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通山木雕、通山竹雕、通山山歌、通山山鼓、通山包陀、唐老农山茶油、杨芳豆制品等系列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们,带着创新文旅产品,以游戏、宣讲、现场推荐等方式,向市民们宣传非遗文化。
入夜后,通山山歌《摘个枇杷给哥尝》、非遗传承《变脸》、通山非遗《岳家拳》、通山采茶戏《卖水》《十把扇子》《抬花轿》等极具通山特色的非遗表演轮番上演,让现场市民大饱眼福、拍手称赞。
时空穿梭,三国赤壁古战场举办“鼓韵新年 风起赤壁”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年味;羊楼洞景区《月夜羊楼——茶道传奇》沉浸式上演,演员身着古装,带领游客们一同穿越回明清的古街,倾听茶帮商会的兴衰往事,重现茶道传奇;阿拉丁欢乐城举办游园会,推出潮汕英歌舞非遗民俗表演、京剧变脸、走高跷、民俗杂技表演等,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内冲古瑶村景区的9D飞行体验馆、新年祈福、古街集市、金龙献瑞等新年景观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留影,特技喷火、舞龙舞狮、民俗歌舞等节目在瑶望千年广场轮番上演,现场观众叫好声、欢呼声不断。
春节期间,“探寻·咸宁考古成果展”在市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开展,展出我市2013年以来30多项重点考古项目里新发现的200余件文物和器物标本,吸引了众多考古迷们提前热场;6场“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咸宁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轮番上演,舞蹈、声乐、戏曲、曲艺、民俗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地方特色;“大地情深·群众文艺迎新春”暨全省“百姓舞台·四季村晚”文化惠民活动在嘉鱼县启动,送演出、送春联、送展览、特色展销等活动精彩纷呈。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2月4日,正月初七,抓住春节假期的尾巴,家住温泉城区的居民刘紫祺一家人来到了位于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的萝卜小镇游玩。
“带了8个娃出来。有自家的,有亲戚家的,还有邻居家的,年过完了他们又要开始备学了,今天让娃们也放松一下。”刘紫祺说:“景区有萝卜玩偶巡街,生态采摘体验、美食品尝、民俗非遗展示体验等精彩活动,好玩极了。”
萝卜小镇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景区以“福字墙、农耕文化”为背景,线下设置多个打卡点,互动感更强,让游客们收获全新的体验。
春节期间,户外的休闲游、乡村游成为我市市民出游的首选,以度假观光、生态庄园、休闲采摘等为代表的生态康养游、自然风景区及郊野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陈家沟美丽乡村、蜜泉湖旅游度假区、柃蜜小镇、萝卜小镇、隐水洞等旅游景区内,游客纷至沓来;梓山湖多彩农谷百果园、嘉鱼十里百果园、斧头湖畔、宝丰农庄等,吸引大量游客前往体验采摘之乐。采草莓、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住农家屋,游客在感受咸宁山水秀美的同时,领略乡村田园的质朴风情。
整个春节假期,我市各地酒店、民宿预订量明显攀升,全市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0.65%,同比提高11.90个百分点。山里民宿、影途山居、竹林下、小自然、养心谷等多家精品民宿内,游客络绎不绝,宝塔肉、包坨、雷竹笋等特色菜点单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