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帆初心在
——记赤壁市赤马港学校教师周菊香
本报记者 陈希子

  深耕教学一线,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亮点。周菊香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30余年,用爱和奉献悉心浇灌幼苗,使他们健康成长。周菊香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践行着桃李满园、润物无声的教育信念。

  立足岗位奉献青春

  1994年秋,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周菊香充满干劲,她的年龄和学生们隔得不多,宛如一个大姐姐,带着一群可爱的弟弟妹妹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老师好!”课堂上,一群小娃娃无比听话,睁着一双双求知的大眼,顺着老师的思维,紧紧跟着周菊香走。以成长为线,以兴趣为桨,以鼓励为帆的课堂,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周菊香总能无限激发孩子们幼小心灵的想象。

  时任校领导听了周菊香的现场授课后,明确要求一些年长老师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与观念,这给初登讲台的周菊香极大的鼓舞。

  2010年,周菊香从咸安区东门小学调入赤壁市赤马港学校,负责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

  当时学校规模很小,一个班只有20来人。孩子们大多来自比较偏远的地方,很多学生一大早要坐公交车到校,中午在校吃饭,晚上坐车回家。班级人数虽少,难忘的故事却很多。

  周菊香还记得,班上有个叫小志的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奶奶又看管不住,很多老师谈起小志都直摇头。

  但周菊香发现,小志头脑很灵光。“小树需要扶,好苗更要培。”每天放学后,周菊香都守着小志认真完成作业。

  在周菊香的严厉督促下,期末时,小志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有周老师管着,我们大人都很放心,您辛苦了!”在外务工的小志父母过年回家,一路打听找到周菊香,当面表达感谢之情。

  “帮助一个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一个家庭有了希望,让一对辛勤的夫妻有了奔的劲头。”周菊香觉得,当老师的意义就在此刻。

  创新课堂提升教学

  “预设课堂生成情景,哪种教法最合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前,周菊香总是精心做好准备,备教材、备教法。

  课文中所学道理,当堂践行,学生的印象就会十分深刻。此后更会慢慢以此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终身受益的效果。每篇课文中的育人点,周菊香都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理解,并让学生去实践,从而感同身受。

  “燕子走有回的时候,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学生不认真时,周菊香说:“时间在你的窃窃私语中溜走了。”当学生很认真时,又说:“你就是时间的小主人。”

  课前认真准备,课堂认真教学,而课后,周菊香会抓住一切时间给自己充电,例如网络学习,观摩优秀教案,学习名师课堂,外出听课交流等。周菊香每次都会认真做好笔记,潜心钻研,为自己所用。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一直贯穿在周菊香的教学中,争取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一次公开课上,周菊香讲的是人物描写的片段。她提问:“你们学习这样的文章,首先要思考什么?”很多学生踊跃回答,例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的事,这件事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周菊香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

  周菊香的授课思路是,告诉学生如果要写一篇描述人物的习作,首先要考虑的是事件,而事件就是作文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反映的人物特点不一样,所以要学会选材。

  接着,周菊香会启发学生:“第二步,你们应该学什么呢?”有些学生就说:“看课文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事件具体化,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的?”这个问题就是整节课的核心问题。

  “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悟方法。方法懂了,以后类似的课文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了,从而达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对周菊香的授课点赞。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法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教书育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活到老,学到老,早已深深刻在周菊香的脑海中,体现在爱岗敬业中。

  师者如光呵护幼苗

  作为一名教师,立身之本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践行起来却绝非易事。

  上班的每一天,周菊香几乎都与学生朝夕相处,事无巨细,事事在心。晨读、打扫教室卫生、打扫清洁区,上课、课间休息、课间广播操,午托管理,晚托后护送路队,班级的每一件事,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都会看到周菊香的身影。

  “老师,我的裤子破了……”“老师,小军抓我的头发……”刚上班的那几年,周菊香觉得自己是学生们的大姐姐,后来渐渐年长,周菊香觉得自己就是孩子们的妈妈。孩子们有什么事都愿意与周菊香分享,不管是高兴的大事,还是平凡的琐事,大家都会蹭到周菊香面前,没话找话说,刷一刷“存在感”。

  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细心、耐心、爱心。每天早上第一个到班的周菊香,总是微笑的迎接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名学生,周菊香会努力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比如学生爱吃什么菜,饭量大不大,班上有哪几个朋友,家中几口人,父母工作情况等,做到“心中都有一杆秤”。

  尤其是单亲或者留守家庭的学生,周菊香会细心留意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时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会捕捉到。如果发现情绪有波动的孩子,周菊香会时不时找他们谈心,积极与家长沟通,或是上门家访,及时疏通孩子内心的小情绪,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个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寄托了满满希望的家庭。”周菊香从教31年,班主任的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近几年因身体原因才不得不卸下班主任的重担,但她坚守教育的步伐依旧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