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公交通了,路灯亮了,庭院美了,口袋鼓了……这是2021年市高投集团驻村帮扶以来,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发生的变化。
西坑村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接壤,离镇17公里,离通山县城55公里,有5个自然湾,三个村民小组共322户1233人,山林面积19000余亩,是省级森林乡村。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经济基础薄弱、脱贫户多,曾是这里的村情。
驻村后,高投集团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以“五共”理念为指引,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凝聚发展共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谋篇布局,共绘蓝图启新程
自第二批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开展以来,高投集团积极响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王兴电、分管领导倪九红及驻村工作队三人组成的共同缔造领导小组,为西坑村的共同缔造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关键在缔造。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共同缔造的精髓要义,高投集团和西坑村“两委”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他们通过召开屋场会、组织村骨干和理事会成员学习研讨等方式,深入解读共同缔造的理念和目标,强调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结合西坑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讨如何将共同缔造的理念融入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中。
在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对全村三个村小组进行了全面梳理走访,最终确定在二组实施共同缔造试点。西坑村二组共有54户228人,符合《深化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手册》(第二版)的试点要求。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驻村工作组及村委组织召开了屋场会,推选出了二组共同缔造理事会成员五人,分别是张远云、阮班贵、王能佳、阮士松、王定付,由他们全程参与此次共同缔造项目的实施。
深入群众,共谋发展解难题
共同缔造的前提是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诉求。为了摸清二组群众的心声,驻村工作组开展了多轮遍访,聚焦解决“三个矛盾”,确保掌握试点地群众的真实需求。
一是解决“见不到”的矛盾。工作组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作息习惯,灵活调整入户时间,做到白天不在家的晚上访、务农干活的田间地头访、常年外出的电话微信访。通过这种方式,工作组确保了与每一位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二是解决“说不清”的矛盾。为了让群众明白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意义,工作组组织村委干部、二组理事会成员坚持每日一学,研学手册、悟透讲话,领会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在入户时,他们以群众语言将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意义说明白,让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
三是解决“说不拢”的矛盾。工作组在入户前先了解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社会关系等,避免机械式问答和填表式提问。他们通过随意拉家常、干活搭把手、困难真心帮的方式,引导群众敞开心扉,说心里话。通过这种方式,工作组不仅了解了群众的真实需求,还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和信任。
通过多轮遍访和深入沟通,工作组收集到了23件问题、诉求。他们协同村干部及村小组理事会对这些问题和诉求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并经群众大会确认,梳理出了共性问题3件。另外20件则做到即知即办,按期销号。
对于这3个共性问题,工作组同理事会成员召开群众大会,按照事件实施难易度,以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了首先解决二组晾晒广场这个共性问题。
携手同行,共建共享展新颜
“西坑村二组自建村以来都无晾晒广场,我自愿把我家自留地1.2亩捐献出来,用于新建晾晒广场。”二组组长张远云主动说。
在张远云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5名理事会成员带领9名村民主动参与广场建设。
“来帮忙理所当然啦!我提的意见你们采用了,现在感觉就是在给自己家做事。”村民张远华一边用锄头平整场地,一边说道。
在晾晒广场的建设过程中,工作组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从场地选择、方案设计到选择施工单位以及施工全过程,都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驻村工作组协同理事会召开屋场会2次,收集意见建议11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4次。真正让群众做主,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村民们不仅参与了施工建设,还自发对广场进行管理维护。理事会成员定期对篮网进行维护,村民们则负责草坪的日常养护。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晾晒广场打造成了一个实用场所。
这个广场不仅满足了群众晾晒农作物的需求,还在空闲时间成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村民们白天晾晒稻谷、玉米,晚上悠闲时,在这里打篮球、聊天休闲,享受着共同缔造带来的美好生活。
除了晾晒广场的建设,工作组还积极推动了其他共性问题的解决,部分坍塌的河道修整了,降雨后滑坡风险大的山体边坡也加固了。偶尔零星发车的公交车,在高投集团的协调下,每周二、周六固定时间发车。
如今,西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由高投集团购置的防腐木木箱,整齐地摆放在房前,村民在里面种上了野菊花、金钱橘等实用花木;170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亲们回家的路;路面干净整洁,村民关系和谐,竹筷厂、竹炭厂、茶油、水果产销两旺,大家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将携手西坑村,继续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打造和美乡村不懈努力。”市高投集团驻村工作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