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永安街道粮食大院小区
凝聚你我他 幸福看得见

  本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徐鹏 樊文倩 彭丹

  金秋时节,走进咸安区永安街道三元社区粮食大院小区,绿植郁郁葱葱,道路平整干净,车辆停放整齐,文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孩子们在休闲区尽情玩耍,老人们或在院子里散步健身,或在小广场里休憩谈天,处处洋溢着温馨、宜居、和谐的氛围。  居民齐动手 小区变美了

  眼前这个闹中取静、环境优美的小区,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是个“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环境蜕变背后的秘密,要从小区居民的自治共管说起。

  粮食小区位于怀德路185号,最早的房子建于1965年,常住285户,总人口1123人,党员46人。因年代久远,小区经常出现下水道堵塞、水管破裂等问题,没有休闲娱乐设施,更没有门卫值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群众的心声就是政府的心事。2019年以来,永安街道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推出五级一体的“桂乡管家”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努力打造多元治理新格局,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这个小广场以前是个垃圾场,各种垃圾堆在这里;这些停车位的院墙边,以前也都是菜园子,现在干净整洁;楼前绿地里,以前养鸡脏得不行,现在绿意盎然……”谈及这些变化,小区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更多的是感慨如今环境的大改观。

  在小区党支部书记王国文看来,小区之所以会有这般巨大的变化,功劳是全体居民的。

  王国文说,2020年,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和业委会,正式由全体居民自主管理小区。

  “我们在小区微信群中发出号召,呼吁居民积极参与清理工作。”王国文说,一开始,主动参与的居民并不多,老党员方光福率先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并和“桂乡管家”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居民们看到小区环境真的变好了,纷纷受感召加入其中,一起动手美化家园。

  很快,粮食大院小区的蜕变开始了。居民们自筹资金,推动小区全方位改造升级。分别安装了车辆出入门禁系统,划定和增加停车位。同时,增加小区绿化、设置休闲长椅和健身器材。看着面貌一新的小区,居民们纷纷拍手叫好。

  邻里小驿站 生活多彩了

  “手工课堂开讲啦!今天咱们带上毛线、钩针都去学习钩杯子垫、水果篮,我给大家传授经验。”三元社区工作者张莉招呼着邻居老姊妹。

  当天,在小区邻里驿站里,十几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居民围坐一起,在张莉的带领下学习传统钩织技艺。时尚靓丽的包包、实用结实的手机支架……课堂上张莉拿出自己的作品,一边向大家展示,一边讲授编织技巧。很多居民第一次拿起钩针编织,大家一边认真地跟着张莉尝试多种钩法,一边互相交流经验。慢慢地手中钩针的速度越来越快,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很高兴参加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丰富我的生活,而且让我学到一门手艺。”居民李娜梅说,因为照顾孩子,自己一直没有工作。之前她在抖音看到有人售卖编织作品后,也对手工钩织产生了兴趣。

  “手工钩织是传统又实用的手工艺,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了解,大家在一起不仅能学技艺,还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张莉说。

  三元社区居委会委员樊文倩介绍说,邻里驿站广泛收集和有效利用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实现“你捐赠、我借用”的良性循环,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互助服务中。

  “这些书籍代表我对小区的一份感情,把书捐给小区功能室,是希望能让更多的邻居看到这些书,这比放在家里更加有意义。”居民吴女士开心地说。

  三元社区党委书记刘颖竹表示,通过邻里驿站的打造和充分利用,为居民营造了协商议事的环境,给大家带来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氛围。让自治队伍干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好邻有好铃 日子更甜了

  “远亲不如近邻,谢谢你们帮我配置这个呼叫铃,有什么事喊人帮忙也方便,一个人不再担心害怕了……”当日,小区里80多岁的何俊碧老人动情地说。

  何婆婆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一个人独居在老房子里,生活起居多有不便。社区志愿者们经常到她家开展志愿服务,帮她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洗头理发,还为她配备了“一键呼叫铃”,将响铃主机安装在热心邻居家里。

  “老人有事求助,只需按铃,收到求助呼叫后邻居就会过去查看,询问老人的需求,并对她进行帮助。”刘颖竹介绍,目前社区已经为30位独居老人配备了“好邻好铃”装置。

  为了解决社区高龄独居老人不会使用手机的问题,永安街道联合社区,开展“好铃好邻”志愿服务,为老人配备“一键呼叫铃”,方便日常照料。

  截至目前,永安街道已经为150户高龄独居老人配备“一键呼叫铃”,实现“共同参与,你呼我应”的暖心结对。

  三元社区粮食大院小区还成立了“三援邻”志愿服务队,设爱老敬老、健康医疗、科学普及等7支志愿服务分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利民便民实事。

  逢年过节,志愿者们组织开展慰问,帮扶小区里的困难老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大米、食用油等,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为了帮助困难儿童,志愿者专门定制爱心书包,赠送给有需要的孩子们,支持他们上学。

  随着“三援邻”志愿服务队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开展送学、助医、维修、卫生监督等志愿服务。

  “凡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志愿服务队,即便没有什么特长,也怀揣着一腔热情,乐意为小区居民服务。”王国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