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口述/陈涛 整理/本报记者 王恬

  曾几何时,满大街刻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让我充满了自豪感,因为中国工业制造走向世界,遍布全球,彰显了影响力。直到读了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大国智造》后,我感到无比震撼,原来中国工业发展道路“从来都不会平坦,向来都充满艰辛,甚至屈辱。”所谓的中国制造,只是我们走向大国智造远大前程的必须经历的阵痛而已。

  全书共分四个大章节,依次是失手印度、中国制造、智造启航和征途。这本书的开端,讲述了黄立工、刘睿阳、许茜茜等一众年轻人在印度投标过程中演示环节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废标,从而引出机械小镇成长起来的新青年,在美国、印度、日本、德国等诸多科技强国夹击之下,意志坚定,屡败屡战,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之路的故事。

  而在第二章节,又回顾了老一辈人许廷宝、汪自强、黄严、刘大桥等,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承担起工业建设的神圣使命,从一穷二白的土地上,一手打造了“世界工厂”,不仅吸引无数外资前往中国投资建厂,增加大量就业岗位,沿海经济特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也让“made in China”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

  不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工厂”不再符合日新月异的形势。正如书中所言:如果不努力改变,还以“世界工厂”自傲,就得一直为全球资本家打工。为了让中国制造业进程智能化,许许多多如黄立工、刘睿阳一样的新青年,肩负着智造强国的责任,从有到优,从弱到强,从模仿到原创,从制造到智造,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发动机”,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重重障碍,默默踏上探索者的远大前程。

  然而,中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化的过程可谓历经千难万险。在《大国智造》的序言里,作者开篇就提到了“卡脖子”一词。自2016年以来,中美贸易战爆发,双方博弈加剧,为了限制中国工业发展,美国在很多领域采取了“卡脖子”的手段,令我国在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较大影响。最著名的当属美国制裁中兴、华为和加拿大扣押孟晚舟事件。但强敌的一系列打击,反而让我们加快了发展科技的步伐。

  中国越强大,敌人越害怕。正如汪自强告诉黄立工的那句话:“中国从来不缺少脊梁,向来都有勇于承担使命、敢于负重前行的同道。”正是由于这种挺起脊梁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们才能冲出美国的技术封锁,不再拘泥于制造各种山寨产品,才有今天引领世界前列的5G网络,才有让我们不再受制于GPS系统的北斗卫星导航诞生,才有从杨利伟初入太空时的振奋人心,到如今的习以为常。中国造得了卫星,进得了太空,说明只要下定决心,没有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