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制度”——
东西部协作的成功密码

  中国的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是国家通过行政命令,让经济先发展、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省市,与经济后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省市确立明确的协作帮扶关系,东部地区省市为定点帮扶的西部地区省市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发展支援,壮大定点帮扶省市自我发展的内生活力,东西部在协作帮扶中取长补短,在共进发展中缩小差距。

  作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东西部协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创举,东西部协作是“两个大局”战略理念的制度体现;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政治理想的政策实践;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智慧”。深入研究东西部协作,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所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所求。

  谢治菊教授团队的新作《国家的力量: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是耗时近5年、对东西部协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的重要阐述,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学习与理解中国东西部协作与结对帮扶的相关内容。

  全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作为中国首部专门研究东西部协作的著作,该书聚焦东西部协作前沿理论与一线实践的“真问题”。东西部协作开始于1996年的对口帮扶,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东西部协作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当下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如东西部协作中,国家、市场和社会是何种关系?东西部协作的政策变迁与历史演进有何特点?东西部协作的制度逻辑与实践经验是什么?东西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教育协作、社会协作的模式、案例、逻辑、困境与建议有哪些?协同制、项目制与考评制是如何维系东西部协作有效运转的?以东西部协作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结对帮扶与结对治理体系,该如何建构并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该书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共同富裕理论等,基于现实田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素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见地深刻、符合实际的阐释,填补了空白。

  二是有深刻的理论洞见。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制度”,东西部协作助推减贫经历了“整村推进、两轮驱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个发展阶段,内含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教育协作、社会协作等多个实践维度,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实践维度的协作,其运作机制与运行逻辑各不相同,急需一些既能与国际学界对话又能契合中国田野实际的理论予以分析。该书用博弈理论对“内生-互嵌”式产业协作进行了分析,用政府干预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有为-有效”式消费协作进行了探讨,用推拉理论对“组织-推拉”式劳务协作进行了阐释,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对“输血-嵌入”式社会帮扶进行了解读,用协同治理理论对“造血-组团”式教育帮扶进行了切磋,不但丰富了所涉理论的应用场域,更是为如何运用精妙的理论解释复杂的中国实践提供了借鉴。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学术直觉,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学术观点。

  三是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现阶段的东西部协作仍面临一些困境,如协作双方经济实力不匹配、协作双方思想观念差距较大、协作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不够、协作干部能力水平仍需提高、协作方向与协作重点有待进一步优化等。作者基于对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湖南10个受扶省(市、自治区),以及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北京、天津、上海、辽宁9个东部帮扶省(直辖市)调研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解决东西部协作中的现存问题,以及构建过渡期后常态化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提供了可行路径。该书对东西部协作政策体系与演进历程的梳理,为优化东西部协作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现实镜像与主要特点的总结,为出台助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协作方略提供了理性参考。该书对于身处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的帮扶干部而言,是一本操作手册与工作指南;对于对口支援、对口合作、驻村(镇)帮扶、中央定点帮扶、企业帮扶等其他帮扶工作者而言,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经验报告。

  该书系统诠释了东西部协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及核心密码,对助推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中国特色的对口帮扶制度、建构中国特色的结对治理体系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笔者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的优秀学者加入东西部协作的相关研究中,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相对贫困贡献智慧,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原载《北京日报》作者为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