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护古村落
——探寻通山县江源村保护和利用中的政协力量
本报记者 周荣华 宋文虎 通讯员 曹雨花 焦三华

  幕阜山脉,九宫山下;古树参天,流水潺潺。

  穿过片片林海,中国传统村落——江源村映入眼帘,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江源村位于通山县洪港镇,前二十载,现代与古朴在这里交锋,保守与开放在此处碰撞,明清古建筑群多次面临拆旧建新。

  2014年6月,江源村王氏老屋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老宗屋、义筹老屋被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与王氏老屋合并为“江源村古民居”;2023年3月,江源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至此,古建筑群和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这些重要成果里,蕴含着通山政协的身影和力量。近日,记者深入江源村,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中的政协力量。

  一位政协委员,守护老屋二十载

  来到王氏老屋前,砖木混合结构年代感十足,青砖黛瓦马头墙颇具特色,一股沉静而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王氏老屋原名“迪德堂”,由当地著名乡绅王迪光、岁进士王迪吉于清光绪年间主持兴建。

  “我就是在这出生的。”王定钊指着一间房说。王定钊今年40岁,江源本地人,现任通山县政协常委,在古民居保护道路上奋战20载。

  1999年,年仅16岁的王定钊便外出闯荡,看到不少地方因古民居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心中便埋下“保护和利用好江源老屋,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赚钱”的种子。

  2005年,王氏老屋原居民大多搬离,老屋无人管护多处出现坍塌,加之不少人“盼着”新地基建房,都不愿去维修。

  “时不我待,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王定钊查阅书籍挖掘老屋历史文化价值,并在东湖论坛、咸宁论坛等发帖宣传。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