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卷墨香 展宏图
文/图 本报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吴丰

  19日,位于咸安经济开发区的咸宁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印刷车间内,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赶制订单。

  公司仓库内,整齐排列着琳琅满目的图书;仓库外,一辆辆大型快递运送车正等待运货。

  “去年到现在,共新增两台四色海德堡平板印刷机,订单式生产精品图书。”公司总经理陈爱萍说,今年,公司在全国各地的订单量不断增长,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确保各项订单按时交付到客户手中。

  2011年,山河文化团队在咸宁租赁场地生产,后来到咸安经济开发区征地集资建厂。

  山河文化正式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印刷出版物为主,集出版物编辑、发行为一体的企业,拥有国内先进的彩印全自动生产线,主要生产儿童课外书籍。

  2023年,该公司年产值1700万元,而今年1至6月的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

  近年来,山河文化不断加快设备更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出了各条生产线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订单主要来自出版社,公司长期与武汉长江出版社,长江少儿出版社、二十一世纪等,保持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陈爱萍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每天能生产精装图书4万册。

  生产车间的另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5名大学生正在对书籍进行打包。企业不仅对外提供爱心岗位,还经常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去年10月26日,山河文化向咸宁市第十七小学捐赠图书935册,价值14000元。校方还将一块写着“捐助教育 大爱无疆”的牌匾回赠给山河文化。送出的是一本本图书,播下的是一颗颗启智养德的种子。

  “我们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学习环境都比较差,小时候想阅读图书却受条件限制。如今从事文化产业,取之社会,用于社会。”陈爱萍说,从上一辈接过企业的发展重任,他们继承了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将继续保证好出品图书的质量,以质量取胜市场。

  2014年开始,山河文化从人工化印刷图书慢慢转型成为机械化生产,先后投入4000万元更新设备改进印刷技术。

  生产车间内,员工小陈正通过一台智能化裁切线机,对纸张进行切割。“原来一天3个人要搬运2吨的纸张裁切,现在有了新机器,一个人就能轻松应对了。”

  “企业正在考虑引进机械臂,使生产过程更智能。”陈爱萍说,下一步,企业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精装图书生产线的产量和品质,更快、更高质量完成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