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关切、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准“小切口”,从“微”着手,发挥“小快灵”的优势,快速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大代表履职担当和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咸宁实践。
创新提质 灵活高效
用“微询问”探索“新监督”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法定形式,“微询问”是在专题询问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小规模,但覆盖范围更广、切口更细更准、推进问题解决更容易的监督形式。
“微询问”由人大各专工委牵头组织开展,从群众集中反映的小问题着手,小规模地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和相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参与,不提前预设提问时间和模式,与会代表可以即兴发问,进行追问。
与常规专题询问相比,“微询问”少了一些选题,多了一些问题;少了一些顾忌,多了一些真话;少了一些套路,多了一些实话。
自2023年6月,赤壁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代表履职服务中心探索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微询问”以来,已经陆续开展了5次“微询问”,询问现场互动氛围浓烈,与会代表常常就一个问题“敢问”“真问”并多次进行追问,揭示出多个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相关部门回答问题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不断补充作答,进一步促进被询问单位对问题产生更清晰的认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更明确的解决方法。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在学习赤壁的经验后,也探索开展了一次“微询问”,用这种灵活高效的方式推动了虎山林场墓地违建整改的落实。
开展“微询问”是人大工作创新提质的体现,组织开展“微询问”,充分发挥“微询问”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丰富细化人大监督形式,使人大监督更加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更好地体现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
立足本职 服务群众
用“微课堂”打通“新桥梁”
人大代表是各行业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县乡基层的人大代表,许多都是本行业的佼佼者。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职业岗位、专业特长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开设人大代表“微课堂”,助推代表履职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