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实施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政策以来,市医疗保障局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药品、耗材带量采购降价成果落地模式,推动药品、高值耗材在我市轮番降价。
咸安区双溪桥镇浮桥村60岁的村民丁旭虎是我市4万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一员。2011年,他因冠心病植入一个支架,当时一个支架2万多元,加上手术配套的球囊、导管、导丝等耗材,以及造影、检查等,总费用达到4万余元。虽经医保报销后,他还自付了2万余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仍然负担沉重。
2021年,我市同步落地心脏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成果,价格仅是原先价格的零头,正式步入“百元级时代”。
今年4月初,丁旭虎胸痛复发在市中心医院再次植入支架,出院结账时,丁旭虎看着账单上的数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用的这款进口药物洗脱支架,之前还要8200元,如今仅需648元。像冠脉扩张球囊、精密输液器,包括常年使用的一些慢性病药物,也都降到了‘白菜价’。这项医保政策特别好,实实在在帮我省下了不少钱。”谈话间,丁旭虎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支架大幅降价后,患者面对手术有了更好的自主选择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说,如今他与患者沟通起来更融洽了,费用的降低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减少了医患纠纷。
其实,在更早之前,丁旭虎就已经尝到了“带量采购”带来的甜头。
2019年,国家“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扩围在我市落地,药品“断崖式”的降价,在我市掀起了阶段性的购药热潮。
为确保“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顺利落地,使群众及时用上价格更低廉、质量更高的药品,市医保局就如何落实相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形成了详细的执行方案。
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更是带领工作人员前往市直医院对药品价格执行、政策宣传引导、医院HIS系统维护、药品采购及配送到位等情况进行了巡查,直接公布经办人员手机号码,建立微信工作群实时协调解决供应问题,建立集采预付管理系统,实现医保基金与中选企业直接结算,以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红利。
丁旭虎出院之后,每天服药的种类有7种,其中包含常年吃的降糖、降压以及植入支架后的抗血栓等药物。三种价格昂贵的进口药,降幅都达到90%左右。
“以前光我一人吃药,就花费了家里一半的收入。现在药品和耗材的降价,让我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日子过得宽裕多了。”丁旭虎说。
在让百姓能“看得起病”这件事上,医保部门坚守使命,主动作为,除了做好落实国家组织的集中采购必答题之外,还积极参加各省际联盟药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不断扩大集采覆盖范围。
患者高远由于肝脏不适需长期服用甘草酸二铵。近日,他去买药时发现自己常吃的药降价了,他翻出账本告诉记者:“以前每片6毛左右,现在每片3毛多,降了一半,一年下来的药费能节省3500多块钱。”
这源于省际联盟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今年,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共包含35种常用药品19个短缺药品,涵盖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四大类临床常用药,中选结果执行后将有好药、便宜药进入患者“药篮子”。
“与国家、省际区域联盟相比,市州层面人口相对较少,采购体量小,议价能力相对有限,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很有必要,所以,我们积极加入国家、省际区域性联盟带量采购,让更多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下来,特别是人工关节从均价4万5降到8000左右,种植牙从均价9500元降至1000左右、脊柱类耗材从33000降至4500元左右等等,成效非常明显。”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前企业营销成本特别高,中间层层水分,让老百姓看病多花了好多钱,集中带量采购现在干的事就是要把这些水分全挤掉。”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上官征曾有幸被抽调参与这项工作,能挤出产品价格虚高的水分,让他充满了自豪感。
近年来,我市常态化落实国家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药品集采603品种,平均降幅53%,医用耗材集采31个种类平均降幅82%,全市累计采购中选药品24679.2841万片/万支/万袋,在全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通报中排名第一,直接减轻患者医药负担2.4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