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也存在误区吗?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孩子的眼睛就是希望与光明!但是近年来,近视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也给家长造成很大的焦虑,我们都希望孩子远离近视,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在日常的近视防控中,我们家长需要走出哪些误区来帮助孩子呢?

  误区一:重治轻防,等孩子看不清了才带孩子去检查眼睛。

  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对视力健康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没有重视孩子早期的视觉发育,很多家长都是等到孩子看不清黑板了,才意识到带孩子去检查视力,一查已经近视一二百度了,无奈之下只能配戴眼镜。

  孩子出生后,我们就要重视孩子的眼睛发育,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建立视力档案,连续监控孩子的眼球发育情况,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不要等到孩子跟你说看不清了,你才想起孩子的视觉问题,那就为时晚矣。

  误区二:听信谣言,认为近视是可以治好的。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近视是不可逆的,更治不好!很多家长在医院听说了近视治不好后,又抱侥幸心理相信虚假宣传,对孩子进行所谓的近视治疗,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能理解大家爱子心切的心情,但是某些既定现实是没办法改变的,病急乱投医,不仅治不好孩子的近视,还会花费不少钱财。虽然近视没有办法治愈,但是近视的增长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我们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控制孩子的度数,以免度数涨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形成高度近视。

  误区三:不愿意散瞳验光,认为散瞳对眼睛有害。

  散瞳,是眼科一种常用、常规的检查方法,是对眼睛睫状肌短时间的麻痹,这个是没有危害的,当然短期内不能重复散瞳,一般要间隔三个月以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散瞳前一定要检查眼压,眼压异常者不能散瞳。

  为什么要散瞳呢?它的作用其一是用于检查,其二是去除假性近视。儿童的调节能力很强,我们要先把他的睫状肌给麻痹了,才能测出最真实的屈光度数。对于有假性近视的孩子,散瞳就可以恢复了,因为假性近视本身,就是因为长时间的看近造成的睫状肌痉挛,散瞳之后,睫状肌就恢复正常了。

  误区四:不遵医嘱,认为戴了眼镜后就万事大吉了。

  科学佩戴眼镜,是需要定期的复查视力,一是监控孩子的屈光发育情况,二是及时地更换与孩子度数相匹配的眼镜。有些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后,做个激光手术就可以了,但有一点家长要明白,度数越低,激光手术的危害越低,就算准备做激光手术,也要控制好孩子的度数,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而且激光手术,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高度近视是不建议去做激光手术的。

  (咸宁市教育局 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咸宁市视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