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进出楼栋门,3秒即可刷脸回家;居民去银行取钱实现无卡化;就医刷医保实现迎“面”而来“码”上结……近年来,随着先进的智能应用在咸宁落地生根,市民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政府部门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数字化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不断破解城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
如何消除“数字鸿沟”,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回应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近年来,我市加强数字咸宁发展、加大社区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要求医疗、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线下办理渠道,推广“一站式”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这些都充分考虑了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需求,有利于帮助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共享信息化成果。
智慧城市大有可为,但其探索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基层情况复杂,需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建设策略和重点,各类老旧小区相继启动智慧化改造,新建社区开展智慧化提升;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涉及家居、楼宇、安防、物业等多个系统,需要协同推进,直击堵点、突破难点,打通“数据孤岛”。
科技贴心,生活才能更舒心,才能真正智“惠”于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规划、需求导向、安全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探索更加人性化的基层治理方式,尝试新的、更有人情味的治理举措,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路上,每个群体都不能被遗忘,享受智慧生活,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