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运动就在家门口
本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许立
日前,市人民广场健身器材区成为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记者 夏正锋 摄
近日,在天洁知书城小区内健身器材处, 市民正开心地健身。  记者 张仰强摄
日前,龙潭河心岛附近,市民们在健身步道 上骑行、散步。    记者 夏正锋 摄

  小区里,居民朋友正挥汗如雨地上篮;广场上,老人们体验着智能的健身器材;公园绿道上,市民闲庭信步……在咸宁,老百姓尽情享受着家门口的健身运动带来的放松与快乐,“快乐健身”已然成为群众生活的常态。

  镜头一:小区健身场

  “现在可好了,不用出小区就可以打球了。”1月30日,咸安区学府社区人事小区居民刘先生高兴得合不拢嘴,在新建好的篮球场上,与几位居民拼抢正酣,大家欢声笑语,享受着家门口运动带来的快乐。

  记者看到,蓝红色悬浮地板、篮球场、羽毛球场齐齐映入眼帘,大型活动区还引得不少热爱运动的居民来此运动健身,孩子们也开心得很,这里俨然成了小区新的“打卡地”。

  人事小区老人居多,原本活动场所的水泥地凹凸不平,老人们活动不方便不安全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再加上小区活动场地不足,让不少热衷运动的居民无处施展。

  “我们去年接到了许多居民的诉求,他们提议将小区的闲置场地改造成篮球场,满足居民日常锻炼休闲的需求。”人事小区党支部书记龚志平告诉记者,为了将这一想法付诸实际,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积极与咸安区体育部门沟通,经过专家实地勘察并制定初步改建方案。

  项目在推进中面临着资金的缺口,不过很快,小区居民通过热情高涨的募捐,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有36户居民,自筹了1.6万元。”小区第一书记欧阳为林说,自筹倡议书发出后,小区居民积极响应,仅半天,业委会就收到了全部住户的捐赠信息。

  “这个篮球场的建立有我的一份功劳,我一定要好好使用它。”刘先生的脸上满是自豪与骄傲。运动场上欢声笑语,小区居民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小区居民戴先生与他儿子也是篮球场众筹捐款者,父子二人看到新落成的篮球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篮球场承载了小区居民的期盼:“我们会发扬主人翁精神,参与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一批体育设施建成投入使用,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运动场所。目前,全市运动场地面积已达到62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3平方米。

  镜头二:口袋运动地

  1月30日傍晚,咸安区香城小游园热闹起来:长廊下,爱下棋的老人面对面切磋棋艺,周围站满了观战的棋友;塑胶广场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正在锻炼的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健身广场也同步“提档升级”,让居民们走出家门就能就近健身锻炼。

  香城小游园的健身设施齐全,建有单杠、扭腰器、健身车、腰背按摩器等设施。正在小游园打太极的66岁李大爷表示,小游园刚投入使用时,健身设施比较少。

  他说:“去年,小游园新增一批健身器材,包括腰背按摩器、伸腰训练器、双位扭腰器等。以前,我都要坐车去市人民广场打太极,来回路上要花将近一个小时。这些新增设施特别好,打太极前我可以在健身器材上舒展身体。现在,从我家走到小游园只要3分钟,非常方便。”

  香城小游园的运动场,是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咸安区为解决“健身去哪儿”问题想出的办法。

  “为保障健身场地,我们对城区空闲地、边角地等空闲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摸清可利用的底数。”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增加场地的同时,还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安装健身设施,满足大家的健身需求。

  家住咸安区香城公馆的市民李晓芳,每天吃过晚饭,都会约上几个邻居,一起到家门口的小游园跑一跑。

  近两年,口袋公园的角落里,陆续安装了健身设施。“早上6点半起床,给孩子做完早餐,换上衣服就去口袋公园健身,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器材都有,特别全。”李晓芳发现,自从有了器材,口袋公园的人气比以前更旺了。

  镜头三:公园智能区

  周末,市人民广场满眼绿色,空气清新。广场上,前来拍照、锻炼,亲近自然、享受暖阳的市民络绎不绝。

  活动小广场是孩子们的天堂,家长带着他们在这里奔跑玩耍;丛林跑道上,散步的人群已开启了崭新的一天;健身广场内的健身器材,被晨练的人群占领;空地上,跳操、舞剑、打太极;不远处还有人打羽毛球,充满了欢声笑语。

  市民陈爹爹正在使用健身车,他告诉记者,因为自己之前中风了,为了加快康复,他每天都要来这里锻炼,这些设备既安全又好用,非常适合老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他已经能够正常行动了。

  记者注意到,该处智能健身器材包括健身车、腹肌板、椭圆滑雪器、转轮训练器、上肢牵引器、智能扭腰器、竞赛健身车等等,每个智能健身器材上都安装有遮阳棚、太阳能灯和手机USB充电接口,市民在运动过程中,这些健身器材设备上安装的电子屏能实时显示运动时间、运动次数、消耗能量等多项数据,并语音播放动作要领和运动指标,帮助健身者规范动作。

  “对我们老年人来说,这些设备非常实用,有语音播报和使用提醒,让我们能安全、科学地使用,还可以听音乐,所以很吸引人。”市民胡婆婆告诉记者。

  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引导市民科学健身锻炼,打造健康生活方式,我市在一些公园健身步道、市体育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都打造了智能健身设施,为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体验,增强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

  从对老旧小区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到利用“城市边角地”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再到打造智能化、一体化健身空间,快乐健身成为咸宁人触手可及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