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强冷空气影响,2月21日至24日,我市将出现寒潮大风和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此次天气降温过程剧烈、风力大并伴有强对流天气,雨雪相态复杂、冻雨范围广,且叠加春运交通返程、学生返校,具有较高的致灾风险。
咸宁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针对寒潮天气下骨折、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充实相关门急诊力量;强化值班值守,做好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准备。同时,提醒公众,寒潮来临,要加强保暖防护,防跌倒、一氧化碳中毒和道路交通伤害,谨防冰冻灾害带来的健康危害。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危害
1、易形成冻疮,会促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骨关节炎等疾病。
2、易造成道路结冰、积雪、路面湿滑和能见度下降,加剧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频率。
3、易造成农作物遭受冻害,引起大棚垮塌、沟渠堵塞、田埂倒塌等农业设施损坏。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防范应对措施
一、防冻伤
1.适当运动,均衡膳食,注意营养。
2.注意保暖和防风,避免在寒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
3.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在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
4.出入温暖的室内时,注意温度缓冲,不宜忽冷忽热。
5.保持皮肤干爽,运动出汗后,要注意脱离寒冷环境,及时更换干燥衣物。
6.儿童、老年人、孕妇不宜长时间外出,儿童外出时应由成年人陪伴,老年人、孕妇外出时宜有人陪伴。穿着防寒衣物,注意头部、胸腹部、足部等部位防寒保暖。密切关注冻伤和失温症状的发生,如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就医。
7.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作业。户外作业时,穿戴防寒工作服、防滑鞋靴。衣物和鞋靴潮湿时,及时更换。了解周围的救援设施和联系方式,如出现紧急情况应停止作业,及时寻求帮助,并尽快进入温暖场所。
8.一旦发生冻伤,要尽快进入温暖的室内。要用温水(非热水)浸泡患处。要用体温温暖冻伤部位,如用腋下温暖冻伤的手指。
9.一旦发生冻伤,不要用冻伤的脚走路;不要用雪擦或揉冻伤部位,不然可能会增加损伤;不要使用电热毯、烤灯、火炉、电暖器等取暖,冻伤部位已经麻木,很容易引起烧伤。
二、防跌倒
1.及时清除房前屋顶的积雪。雨雪天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出行时放慢走路速度。
2.选择不湿滑、无结冰、平坦、有扶手、光线好的路面行走。
3.步行要避开坑洼、井盖以及路面浮冰和积水,注意房檐的冰柱。
4.步行时双手插兜,可能会影响身体平衡,应尽量避免这样的行为。
5.穿衣既要保暖也不应过度,防止过于厚重的衣物影响肢体活动。帽子、围巾不要遮挡视线。穿防滑、保暖、大小合适的鞋。
6.老年人外出时应携带手机和个人应急信息卡。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器的老年人要注意设备的防滑。
7.夜间作业应保证良好的照明。
三、防一氧化碳中毒
1.注意取暖用火用电用气安全,谨防取暖不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
3.用煤炭取暖时,煤炉应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合理。定期检查和清扫,保持烟筒、风斗畅通。在雨雪冰雹、大风天气要预防煤烟倒灌。
4.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
5.室内使用燃料烹饪和取暖时,注意合理通风。
6.家中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四、防道路交通伤害
1.出行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关注预报预警信息和路况信息,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出行线路,携带应急食物、饮料和常用药物等。
2.雨雪天气行车,要及时更换汽车防冻液,关注油箱或电瓶状态。保持视野清晰,合理使用灯光,做到“降速、控距、亮尾”。谨防道路湿滑,应给车辆安装防滑链,尽可能保持直线行驶。雨雪较大时,要及时驶离高速或进入高速服务区休息。
3.雨雪天气骑车,要戴好头盔、保持车距、集中精力、减速慢行。
4.雨雪天气步行,要穿戴“显眼”衣物,增加可见性,要确保能够被其他交通参与者看见;行走及过马路时要防止衣帽遮挡视线。
5.儿童乘车出行时,乘坐安全座椅应脱掉羽绒服,防止滑脱,羽绒服可以盖在身上保暖。
6.春运时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有序上下车。
7.遇车辆故障或事故要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要提前储备一定量的常用药并遵医嘱服用。不宜长时间外出、开展剧烈的户外活动或在室外停留坐卧。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休息,服用急救药物,并尽快进入温暖场所。如果持续不能缓解,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2.农业种植时,要防止大棚积雪垮塌、沟渠堵塞和田埂倒塌等产生的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