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四包”落实不力,脏乱差现象何时休?
本报记者 魏明

  “门前四包”责任制,是在划定的“门前四包”责任区范围内,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维护,实行“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的制度,是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

  近来,“门前四包”责任落实情况如何?10月9日,记者与市创文办实地督导组工作人员就此走访城区单位。

  红榜: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口区域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人社局时,只见门口醒目位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桌前“门前四包”责任牌一目了然,戴着“文明劝导员”袖章的工作人员站在桌后。大门两侧的墙上,悬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宣传标语。

  在门口区域走了一圈,记者发现这里整洁有序:地面上,不见一个烟头、一片垃圾;车辆虽然不少,但都规范停放在车位内;两侧花坛绿意葱茏,望之心怡。

  这里来来往往办事的市民挺多,为保障环境卫生和秩序良好,不仅有志愿者值班,“文明劝导员”也时常走动,捡拾路人随手扔下的垃圾,规范停车秩序等。

  记者看到,对于坑槽或者草丛深处的垃圾、杂物,志愿者用手去掏取,保证环境干净卫生、一尘不染。

  “这里很干净,停车秩序也好,每次来都感觉很舒心。”常来办事的市民谭先生表示,这一看就是用了心的结果。

  “做好‘门前四包’,不仅事关市容市貌,也事关单位的形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后勤中心主任孙卫星介绍,该局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经常在会议上强调,并安排志愿者每天轮流值守,切实将“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到位。

  今年来,该局进一步压实责任,制定工作台账,提高工作标准,实行台账销号,把“门前四包”工作标准化、精细化,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良好氛围。

  黑榜: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门口区域、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综合服务中心门口区域

  记者在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看到,门口既没有“门前四包”责任牌,也没有值守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只见堆放着地砖木板、纸杯、拖把等杂物。

  该公司两旁都是商铺,门前地砖多处破损,坑洼不平,地面上烟头纸屑很多,随处可见。私家车、三轮车等在空地上乱停乱放。道路旁的树荫下,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牌,不时传出喧嚷声。

  据市创文办实地督导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商铺所有权属于该公司,公司有落实好“门前四包”责任制,督促做好环境卫生、规范秩序的责任。

  在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综合服务中心门口区域,也有类似的脏乱差现象。

  门口虽然摆放了“门前四包”责任牌,但未见值守工作人员或志愿者。附近地面有破损的地砖和马路牙子,私家车随意停放在消防通道的禁停区域上。

  距该中心约500米处,有一标着“国家电网”的建筑物,这两处中间大多是早餐店、按摩店等商铺。

  记者在这段区域沿路走访,随处能看到垃圾、杂物,包括卫生纸、塑料袋、烟头、废弃砖块等。还有收废品的三轮车乱停乱放,卖莲藕的三轮车存在占道经营现象,影响市容市貌。

  市创文办实地督导组工作人员表示,这片区域“门前四包”责任单位为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商铺虽然租出去了,但责任仍应落实到位。

  记者手记:“自扫门前雪”是基本常识,确保自己门口干净整洁,是每个单位、每个市场主体的份内之责。“门前四包”责任制是我市维护卫生环境大整治成效、满足群众对卫生环境需求、推动城市文明保持常态的重要手段。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少数单位敷衍了事,让这项本应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制度流于形式。

  希望每个责任主体都能向本期红榜单位学习,积极行动起来,将“门前四包”责任制压实在肩头、落实到行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打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社会监督、共建共管的良好格局,打造出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