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指标正常就真的“正常”吗?

  高血脂是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发病率就增加2%~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发布称,我国心血管病死率占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

  1 血脂指标怎样才算正常

  血脂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四类: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好胆固醇水平低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高,升高好胆固醇目前无药可用,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有氧运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坏胆固醇”,如果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就会使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的狭窄甚至把血管堵死,导致冠心病和卒中。

  目前血脂检验中,血脂的正常范围只是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而确定的一个参考数值,所谓的正常参考值并无太大意义,是否正常还需要因人而异,不同人群的血脂正常范围不同。

  已经患有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的患者

  包括患有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或搭桥、冠状动脉CT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存在明显狭窄等,应防上述疾病的复发,即亡羊补牢(二级预防)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降至1.8mmol/L以下,能降得低一些更安全。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或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尤其吸烟、肾功能减退等)

  为了预防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防患于未然(一级预防),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2.6mmol/L以下。

  中青年健康人

  应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持在3.2mmol/L以下。

  2 心脏病一定会“心疼”吗

  心血管病遗传及分子机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湖北省暴发性心肌炎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分享了一个观点:心脏病不一定会导致“心疼”。心脏病常见的症状是心脏不舒服,心慌胸闷等,但不代表心脏病一定就会心脏不舒服。

  以心绞痛为例,除了胸闷等典型症状外,心绞痛症状也会体现在脖颈、下巴、手臂和肩胛骨之间或牙齿等身体其他部位。其中,走路用力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却经常被忽视的症状。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呼吸急促,或者饮食习惯良好但仍然感到消化不良的情况,就要怀疑是否心脏病征兆的可能。

  3 保护心血管健康,做好这6点

  心血管问题虽然普遍,但是可预测、可预防、可治疗。人到中年需要奋斗,更要心血管健康。

  保持健康的心态,规律作息,尤其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适的体重;

  保持适量、规律的运动。哪怕是心血管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经过医学评估,也可以进行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开始治疗,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研究发现炎症、感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条件的人群最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预防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每天定量服用。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