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

  (上接第一版)

  与百姓共开“一把锁”

  产业发展是共同缔造的关键支撑。

  黄荆塘村8组的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早在2015年就挂牌成立了咸宁市首家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组织村民以土地入股,统一交由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村民除固定土地流转金收入外,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盈余收益分配,到合作社去务工还有打工收入。

  目前,八组已经形成了三大产业:依托竹林资源养鸡,发展“林下”产业;依托茶叶产业优势,发展“山头”产业;依托连片水田,发展“水面”产业。

  “2008年任组长时,组里没有一分钱积累。去年底,我们组集体收入60多万元,人均收入提高到3万多元。”八组组长熊荣华自豪地说。

  8组的变化,引起了其他组的广泛关注。

  区人大代表、组长万大祥找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东,把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和盘托出。

  发展组里的产业,这是大好事!赵东迅速到村里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

  9场屋场会后,村民的思想统一了,但不少村民们提出来,先搞一个地方进行试点,看看有没有前景。

  最后,大家一致选中了组里的一处荒地进行小试点,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水果基地。

  然而,在平整土地时,一户村民反悔了,坚决阻挠施工队施工。万大祥和群众代表四次上门,终于做通了工作。但这户村民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如果两年之内没有收益的话,荒地无条件退还。万大祥和群众代表当即答应,并与之签订协议。

  很快,水果基地便产生了效益,收入近2万元。

  当“参与”的种子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共建”的意识便悄无声息地开枝散叶。

  现在,3组把原来租出去的160亩茶园收回组里统一经营,100亩自然林也成为组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与外地客商合作开发100亩果园,共享菜园和共享食堂也正在筹划中……

  “让群众参与,是治理理念,更是治理实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每一类群体搭建起有效的参与载体和平台,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赵东说。

  与村湾共树“一面旗”

  7月21日,一个由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党员干部组成的检查团,对汀泗桥镇黄荆塘村16个村民小组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拉练检查,前几名给予奖励,后几名上黑榜。

  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

  “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说了算,制度由群众自己定,监督由群众自己执行,群众应当成为共同缔造的主角。”汀泗桥镇人大主席兰辉说。

  在黄荆塘村8组的村民议事室里,摆放着30把椅子。

  这30把椅子每把椅子代表一户,大家在这里一起制定村规民约,一起商量组里的大小事,一起签订协议捺手印,年底一起分红。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组里没有发生一起扯皮纠纷的事,因为我们事先都一起制定制度,制度制订好了,一户扯皮,其他的29户共同监督。”熊荣华说。

  去年,合作社理事长罗建新在自家门前栽桂花树时,挡住了其他村民房屋的视线,组委会和群众代表经过商议,决定对其罚款1000元钱。罗建新主动认错,第二天就把罚款交到了村里。

  在8组,都是通过组民代表大会推选组长1名、组委会成员3名,监委会成员3名,形成了“组委会”+“监委会”的自治管理模式。现在,组里制定了“组规民约”,成立了各种协会,设立了理事会,每一件事都是大家的事,每一件事都有人管。

  在3组的村民广场上,树立着几十面旗帜,一面旗帜代表一户村民。村里每月要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义务工考勤、村规民约的遵守等方面情况进行评比。凡是表现差的村民,他家的旗帜将下降半格,年度评比的时候列在后面的村民,将在广场宣传栏上进入黑榜。

  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陈学友介绍,在黄荆塘村16个组每个组都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在外的,每家每户都必须承担公益发生的义务工,超过义务工部分再进行劳动计酬。

  “‘共同缔造’不是为了‘造盆景’,而是要树起‘一面旗’,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最终真正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体’”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清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