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城市 一头连着乡村
赤壁公交跑出幸福生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特约记者 但唐静 通讯员 雷群书

  公交“小车轮”,承载“大民生”。

  一条通组路、一辆通村车、数个公交站,通村公交就这样在赤壁市的村庄与“外面的世界”之间当起了“摆渡者”。

  自2020年赤壁市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以来,城乡公交线路共计57条,覆盖14个乡镇(街道)144个行政村,实现村镇通达率100%,服务了沿线约30万城乡居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

  为何改革?美好出行需求强烈

  “叮铃铃!”4月25日下午4点10分,位于黄盖湖镇的中心学校响起了放学铃声,学生们背起书包直奔校门外。

  校门口不远处,城乡公交车早已停靠在路边,学生们排好队,有序上车。

  “原来的班车人多位少,很挤,还贵。”家住黄盖湖镇前进村的学生小宇说,如今有了城乡公交车,准时准点,不仅上下学出门就有车、有座,“票价降了,学生还能半价。”

  “公交直通村口,再也不用大费周折搭车去镇上坐公交,关键价格还便宜!”黄盖湖镇村民周明波提及村里的公交,也是赞不绝口。

  早在几年前,赤壁市至黄盖湖镇的公交票价高达10元,对于只在家里打理着几亩田地的周明波来说,实属奢侈,偶尔去市区看看自己的孙子都要考虑再三。

  而如今,赤壁市至黄盖湖镇的公交票价降至3元,周明波去城里的脚步也频繁起来。

  在村口,记者见到从外地打工刚刚回来的村民李师傅,他刚从公交车上下来。

  “以前,我回趟家可不容易啊。到村里这一段路让人有些无奈,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家里的老人孩子不能开车来接,我想要回家要么打‘黑车’,要么自己往回走。”李师傅说,自己打工去了不少地方,乘过飞机、坐过高铁、搭过长途汽车,也走过很多路,没想到家门口最后5公里的路反而成了最难走的。

  如今,通了公交车,真正实现“出门有路,上路有车”。

  赤壁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新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农村客运班车为代表的城乡公共交通日渐式微。在私家车和多种出行选择面前,曾为农村群众出行立下“汗马功劳”的农村客运班车逐渐显露出发班随意、服务差等特征,站外上客、抢客成为顽疾。

  如何改革?打通出行“最后一米”

  一边是群众对美好出行方式的需求日益强烈,一边是现有农村公共交通体验感越来越差。如何破局?

  赤壁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洪耀华介绍,为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赤壁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开始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制定出台《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0年6月16日,余家桥线开通。2021年6月21日,赵李桥、羊楼洞线开通。2021年10月13日,神山、西凉湖公交专线开通……

  两年间,赤壁市已实现公车公营率达100%、新能源纯电动车覆盖率达到100%、村镇通达率100%、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率100%。

  公共交通服务具有公益属性,针对公益服务形成的资金缺口,赤壁如何应对?

  “公车公营”,是赤壁的做法。赤壁市整合原城市公交与客运公司资源成立公交集团,由市级财政投入2.6亿元,对原有的230多台农村客运车辆进行回购补偿,并引进300台新能源公交车。

  洪耀华介绍,2022年开行农村公交总收入1741万元,政府补贴1600多万元,除此之外还有400多万元亏损部分由该集团统筹旅游班线等方面的盈利弥补。

  “如今,班次更多,发车间隔时间更短,票价更低。”洪耀华说,过去的农村客运,每天整条线路只有十几个班次运行,发车时间大致为30分钟/班次,且价格在7至10元。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农村客运线路增至每天一百多个班次,发车时间控制在平均10分钟/班次,票价降至3至5元,下调50%至57%。

  此外,每辆车不仅可供乘客乘坐,还配备了专门的货舱货柜,帮助“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和现役军人全部免票,学生半价乘车。

  成效如何?车轮滚滚奔向幸福

  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还为农村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

  每天清晨6点,家住车埠镇芙蓉村的田望珍老人准时在村里的公交站牌前等候,一篮子豆角,一笼刚摘的草莓或是一捆野菜,她每天变着花样去城里挣钱。

  “搭个公交,一分钱不花,这好事放在以前哪里敢想啊。”田望珍今年70岁,她有本自己的“经济账”,方便的公交为她的果蔬直销生意省下一大笔钱。田望珍说,她这几个月仅草莓一项就卖了1000多元钱。

  “村里通了公交,村民的荷包也越来越暖和。”赤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晓金说,城乡公交一体化,让当地特色产业的势头也逐渐显现。

  官塘驿镇龙凤山村益亩田蔬菜种植基地内,尚未成熟的黄瓜在藤蔓上摇曳,村民们正在细心地剪枝。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自从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以来,他再也不用担心务工的问题了。

  蔬菜基地请的村民部分住在稍远一些的村落,而番茄、黄瓜的施肥、剪枝等工序,严格按照时间操作,才能保证最佳的口感。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推进,解决了他的困扰。村民走出家门即可坐公交,到站下车走四五分钟便到了基地。

  务工的村民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走出乡村不适应,留在家中没收入。蔬菜基地让他们一年就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同时,由于通村公交的普及,不少市民选择乘坐公交来蔬菜基地采摘新鲜果蔬,果蔬经常还未送到市场上,便销售一空。

  余家桥乡的蓝莓基地同样享受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带来的福利。由于城乡公交就停靠在蓝莓基地旁,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领略余家桥乡的田园风光,游玩之际,便来到蓝莓基地采摘游玩,为蓝莓拓展了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