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不少居民反映沿河路噪声扰民、脏乱差等问题,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多次出面协调。”何花告诉记者,县委有关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要求既要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又要兼顾居民的合理诉求,建好湘汉社区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
目前,湘汉社区正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对沿河路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融入文化元素,增强文体功能,提升文化品位。
一线协商 发展共谋
为扎实做好城市更新和“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工作,2月22日,通城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县直有关部门干部、社会文化名人、社区干部、县镇指导组干部深入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建设现场开展调研,现场走访调查,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方面要完善停车场、公厕、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居民罗召华说。
“要考虑群众多样化的文体活动需求,既要有户外戏曲、唱歌、广场舞等活动场所,又要有室内的琴棋书画等场所,让群众来时乐、去时欢。”居民吴东贵说。
县文联主席刘亚敏说:“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要坚持群众文化属性,保留老年人文化娱乐健身功能;植入通城文化元素,让地方特色更加鲜明。同时,配套发展商业,融合当地特色小吃、传统手工业,打造民俗风情街,振兴地方文化产业。”
湘汉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花说:“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建设要融合民俗文化与老年休闲,建设通城民俗文化一条街。建设中要因地制宜,保留原有街道和园林景观,增加便民服务设施,营造舒适休闲的文化氛围。”
县政协副主席吴刚毅说:“文体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要将‘一线协商’融入到‘共同缔造’中,规范设计好文化活动项目。”
共同缔造 共享民乐
3月2日,通城县政协就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建设,在隽水镇湘汉社区“协商在一线”工作办公室举行“一线协商·共同缔造”专题协商会。
与会的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党员群众、社会文化名人等对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建设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通城本土地域个性化、特色化、系统化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的定位是居民休闲、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是老百姓活动的大舞台。”协商会上,通过面对面平等、友好、真诚协商讨论,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拆除违危建筑,二是打造文化街区,三是完善配套设施。
——拆除违危建筑。沿河路临街靠墙违规搭建的铁皮棚子和延伸建筑,既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将按照城市管理有关规定拆除。同时对临街年代较久的老、旧、危房,建议政府予以征收拆除,腾出来的土地用于活动街区建设。
——打造文化街区。建设鄂南古民居风格的百姓舞台(花鼓戏台和自娱戏台各一个)、体育锻炼设施、公共室内棋牌娱乐室,保留该处历久自然形成的老年人文化娱乐健身活动街区的功能。将沿河栏杆改造为花岗石栏杆,在花岗石栏板上雕刻通城花鼓戏脸谱加文字说明,或目录式展示通城特色文化,并适当在花坛或行道上建立小型同类雕塑,嵌入通城文化元素。改造临街建筑立面,配套形成鄂南古民居风格,兼顾发展配套商业,将沿河路从水文站至隽水大桥上游打造一条体现通城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休闲街”。
——完善配套设施。减少沿河路花坛面积,扩大活动场地,保留现有树木,补栽新栽名贵树木。考虑环境噪音和动静相宜等因素,合理划分设置戏曲、露天卡拉OK、广场舞、书画创作、太极拳、户外瑜伽、羽毛球、门球、棋牌娱乐等区域。建设电子显示屏,播放展示通城本地特色文化,合理设置凉亭、石凳、公厕、停车场、路灯、强弱电插座等配套设施。建议在道路岸墙河边行道,建设立柱架空仿古长廊,与沿河路面平齐,设置座椅,适当扩大活动面积。
通过一线协商、决策共谋,通城县沿河路文体活动街区将建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场所,成为老百姓喜爱的文化活动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