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本报评论员

  俗话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小种子,连着“国之大者”,承载百姓民生的大希望。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种子安全,须臾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富了一方百姓。嘉鱼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与种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催生着这片沃土上演一幕幕“种子革命”的故事。“种子革命”的嘉鱼实践,正是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的生动写照。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保持“不须扬鞭自奋蹄”的干劲。经过连续4年验证,甘蓝品种“思特丹”全面超越国外同类品种,扭转了越冬甘蓝种子严重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成为长江流域越冬甘蓝主栽品种,靠的就是自我加压、不懈奋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牢记使命,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单产上挖潜力,擦亮农业“芯片”金字招牌。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嘉鱼谷神科技把育种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效和气候模拟实验室属于全国首创,培育品种受到农民欢迎,这充分证明自主创新的自强之路走对了。种业振兴本质上是种业科技创新提升的问题,要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加速攻破种业“卡脖子”技术,提升竞争力。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嘉鱼县深耕“渔业芯片”近40年,最终建成全国最大的斑点叉尾鮰繁殖基地,这其中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种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讲好一粒种子的故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期待越来越多的鄂南好种子播撒大地、破土而出,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咸宁力量。 (执笔: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