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知时节,二月悄回咸。
2月1日,咸宁市春雨乡村教育基金会揭牌。这是一家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旨在支持乡村教育事业,帮困助学,奖励优秀师生,改善乡村教育环境……
基金会由谁发起?为何会在咸宁成立?为我市教育发展带来什么?记者深入采访。
初心难忘——院士回乡成立基金会
“我小的时候,是乡村教师教给我知识,为我树立理想。支持乡村教师,才能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让他们还有希望、有成功的机会!”揭牌仪式上,基金会的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毛明说。
毛明院士是咸宁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发,从一名助理工程师成长为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兵器工业集团首位中科院院士。
“我的父母生下了我,他们教会我要善良、勤劳、节俭,但学习只能靠自己。”毛明院士回忆。
他年少时,家里穷,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砍柴、拾粪、家务活,他样样干过。或许就是因为这种贫穷,让他极为珍惜学习机会,哪怕发现一本残破不堪的小人书,都爱不释手、逐字逐句地反复读。
在双溪高中读书时,学校没有电,吃饭得靠自己担柴到学校去蒸,菜得自己种,几乎吃不饱穿不暖。但他的启蒙恩师,每天都想方设法让大家安心读书,竭己所能改善读书环境。
一个好老师,改变的或许是孩子的一生。在恩师的引导、陪伴和鼓励下,毛明院士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走出了贫困的山区,不仅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且用知识效力国家科研事业。
“如今,日子好过了,我一直在想,能不能为那些扎根农村的老师做些什么,利用自身的资源回馈社会……”毛明院士说。
眼下,很多的农村家庭,但凡条件稍好一点,父母就会带着孩子进城上学,而留在村里的孩子,基本由爷爷奶奶照看。所以,他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那些扎根农村的教师能够继续坚守,从而帮助那些孩子们。于是,他发起成立春雨乡村教育基金会。
同心向善——基金会“滚雪球”般成长
2022年3月,咸宁市春雨乡村教育基金会开始筹备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毛明院士作为基金会的发起人和基石捐赠人,捐入首笔100万元善款。
与此同时,他拟定了基金会宗旨:春雨基金会将在教育大计中的中流砥柱——乡村教师中开展支持工作,支持乡村教育事业,帮困助学,奖励优秀师生,改善乡村教育环境。试点成功落地后,将逐步扩展到全国有需求的地域,中长期协助提升一线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授人以渔,努力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毛明院士的这种大爱引起了很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共鸣。北京恩吉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小燕、湖北金立液压机有限公司、湖北同发机电有限公司、江苏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朝阳朗瑞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健德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纷纷参与进来。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慈善组织、国家4A级基金会——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与春雨基金会达成合作协议,在咸宁开展青椒线下师资培训,助力咸宁市乡村学校教师成长。
就像滚雪球一样,基金会不断壮大。短短几个月,就收到爱心捐款270余万元。
爱心传递——让基金会在全国铺开
1989年出生的江燕燕是崇阳县青山中学的一名教师,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家庭遭到重创。每月的医疗费用和一大家人的生活开支,让她不堪重负,曾经一度想放弃治疗以减轻家庭负担。
在揭牌仪式当天,以江燕燕为代表的来自我市各地的20位优秀教师成为首批“春雨乡村教师资助计划”,每人当场获得20000元资助资金。
“就像及时雨,给予我极大的资助,这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代表国家和社会给予我们这些贫困乡村教师的关注和爱!”江燕燕说。
这20000元钱,不仅在经济上给了她极大的帮助,减少了她对医疗、生活等开支的忧愁,更重要的是让她更有勇气去面对困境,鼓舞她积极上进,做一个发光发亮、能够帮助更多农村孩子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并将这份爱传承下去。
“毛明院士心系家乡、回报家乡、关心农村教育的情怀,让我们这些长期坚守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倍感振奋和鼓舞!”咸安区双溪桥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毛怀寅感慨。
“我已超过60岁了,我人生的下半场除了继续为国家做好武器装备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外,还得更好地把这件好事办好,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机制后,再逐渐在全国铺开。”毛明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