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重视春节,这种重视更多体现在对美食的准备上。通山人有正月里吃子粑的习俗。临近春节,老家又开始准备印子粑。
刚出笼的子粑,晶莹透亮,造型美观,制作者再用食品红在印子粑上点上一个红点,让子粑显得更有灵性。
我最喜欢的子粑吃法是将其放在火炉边上烤着吃,外焦里嫩,既保有粘性,又不腻人。油煎后的子粑,再拌上红糖或酱油,我能一次吃掉十几个。
上个周末回通山老家,发现家里支起两个大桌,正在清洗粑印,父母正准备集合亲朋好友印子粑。
通山子粑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事先的准备当然必不可少。前一天,母亲会清洗好“粑印”,并将粑印放在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还要将家里厨房的各种大小器具都里外清洗一遍。
印子粑要用专制的木制模具,村民称它为“粑印”,每个粑印有1至3个空模,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让人称奇的是,这些粑印大都是能工巧匠们雕刻成的各种精美图案,如鸟雀、花卉、虫草等动植物图案,形象活泼,栩栩如生。
临近春节,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印子粑,人手不够是常有的事,互帮互助便成了一种习俗。母亲一家一家地跑,除了邀请家里的亲戚,还会邀请闺蜜和邻居一起,凑齐12个人,就可以准备和面了。
母亲用一个大盆,将糯米和粘米按三七比例掺和,再用碓舂成粉,加水揉和,揉到软硬差不多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印粑了。
母亲将调和好的米粉团揉搓成小面团,其他人则围坐在两个大簸箕旁边,两个拇指并用,将小面团压实在“粑印”内,然后放在大簸箕的中间上一磕,一个子粑就印出来了。
成型的子粑被一圈圈整齐地摆进蒸笼里,白如珍珠,圆润可爱。待到子粑印到一定数量后,再整齐放进厨房蒸笼里蒸。大约半个小时,子粑就熟了。
等到子粑冷却后,再放到水缸里用清水浸泡,即贮藏。水一周换一次,随吃随拿,很方便。
什么时候想吃了,只需到缸里捞出,煮、煎、烧后就能吃,还可当特产送人。
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子粑,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兄弟姐妹们守候在炉灶旁的情景,外婆总是将最先出笼的子粑分塞到我们的手上,我们每人都会手捧这件精美的艺术品,小心翼翼,慢慢品尝。再长大点时,我便会自己从大水缸里捞子粑,用长长的筷子穿插成一串,将子粑伸进炉火中,边烤边吃,那种美味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