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有助于全面、立体化地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问题产生的背景,有助于获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最大支持,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业、思想品德、习惯养成等多方面的健康成长。
如何把家访制度走深走实?湖北科技学院教授商文斌认为,新时代呼唤教师家访制度的回归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一方面,广大中小学教师一直都有重视家访的良好传统,但近些年由于通信方式便捷多样、一些学校师生负担过重等因素,家访工作有所淡化。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与家庭结构复杂化,家长教育程度、教育观念、对子女期望值以及孩子的信息获取渠道、心智发育水平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焦虑、厌学、抑郁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这些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家访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因此,教师家访不仅不能淡化,而且需要强化,更呼唤创新工作方式,让家访工作提质增效。
家访对老师的沟通能力、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乃至个性修养都是一种考验和检验。家访既需要教育者心中有大爱、富有教育情怀,又需要讲究沟通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富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以平等的姿态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尊重和专业水准。因此,可以通过集思广益,在广泛征集班主任、骨干教师优秀家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学校老师提供一个家访工作指导手册。同时,要做好新教师、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培训。
家访工作很辛苦,工作量大又费时。因此学校制定家访制度和考核机制时,还要充分理解本校教职工在课后托管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尽可能少占用教师家庭生活的时间。在中小学承担课后托管服务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还要落实好为中小学校教师减负的各项要求,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